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没有“世上只有爸爸好”

(2009-12-08 16:42:44)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情说理

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稳定,最有延续性,最可靠的情感。每个人都是通过父母学会信任,关爱这些人类独有的情感。从被爱,被信任发展到爱别人,信任别人。自幼缺乏父母关爱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安全感。

但是父爱与母爱又是绝对不同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歌颂母爱的歌曲,而且因为有了“只有”这个词,表示了绝对的排他性。按照喜欢婉转以及害怕担责的中国人的习惯,使用如此绝对的语气可谓罕见。

可从来没有人对《世上只有妈妈好》提出过异议,也没有人提出过为什么不弄首“世上只有爸爸好”的歌来歌颂父爱。我想,因为每个人的切身体会,父爱与母爱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巨大,但在对待母爱方面,则有许多共通之处。曾经看过一部描写日本战国时代的电影,里面士兵战死时喊的是“妈妈!”;而另一部美国的电影中,上了年纪的老头在死前,看到的是母亲对自己的召唤。死亡被描绘成了回到母亲的怀抱。

在中国的俗语里,有“无仇不成父子”这一句,表示父亲与儿子天然的敌对关系;而在西方,有著名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故事,表现了人类的恋母情结。这些都是文化上人类对母爱的一种文学性描写。而我只是想说明作为父亲,对于子女感情淡薄实在是出于本能。

如果小时候看过《动物世界》,就应该有印象:许多哺乳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等,在抚养后代时,都是由雌性动物负责的。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在发情期雄性狮子找到母狮子交配,然后就甩甩尾巴离开了。自此之后,从幼崽的出生到抚养,都由雌性动物负责。母狮子会捕猎食物来喂养小狮子,然后还会教授小狮子捕捉猎物的本领。而一头雄狮子往往会带领一群母狮子,同时,在小狮子成长到对雄狮子构成威胁前,赶走小狮子。

同人类基因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猴子和猩猩也是如此。在动物园里常常能看到母猴子背着小猴子爬树的情景。在猴群中,只有猴王有权和母猴子交配,但是孩子的抚养都由母猴子负责。对于猴王来说,现在的小猴子很可能就是将来抢夺猴王位置的敌人,所以猴王对小猴子都是不待见的。猩猩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所以,如果去除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可以马上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雄性动物对抚养后代没有任何兴趣。雄性生物的本能是在性欲支配下与雌性动物交配,然后就做甩手掌柜。后代的成长养育都是由雌性动物负责的。这是千百万年来动物所具有的天性。就像羊吃草,老虎吃肉一样,没有对错,天生如此。

而人类的原始社会中,父母与子女的乱伦也很频繁。人类是在漫长的净化中,逐渐学习到如何繁殖优秀的后代,使得优良的基因得到保存。从而才有了伦理道德以及家庭模式。有雄性动物帮助抚养子女存活的概率比雌性动物单独抚养要高许多,所以人类才开始要求父亲也要承担养育子女的工作。按照男人的天性,性交结束后,就该拍拍屁股找下一个交配对象去了。

话说回来,我也没有准备歌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一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彻底无私、不求回报的爱。只能说母亲对子女的回报要求太简单,那就是让她可以付出爱;二是因为子女对来自父母的爱没有选择的权利,从生下来时就注定要接受这种单方面的爱,长大后要背上孝顺父母的责任(什么时候听说过小猴子要抚养老猴子的?)。

行文至此,忽然想说几句题外话。如果你是个幸运的人,那么在生活中或许会碰到几个你不中意,却对你死缠烂打的异性。无论对方口中如何说“我只要你接受我的爱,不求回报”,你想拒绝却又怕伤害对方。那么,我告诉你,你可以爽快地拒绝而不必带有内疚。因为根本没有不求回报的感情,他(她)又不是你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