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姓氏自由制——推动妇女自由的一大助力
2010年3月4日(周四)
根据本人的意愿,即使结婚后,也不必更改原户籍姓氏的“夫妇姓氏自由制”正在热议当中。能否在这次国会会期间提出该民法修正案成为关注焦点。目前局势十分微妙。
作为执政联盟之一的民主党千叶景子法务大臣对该修正案表示支持。然而,同属执政联盟之一的国民新党龟井静香金融大臣则对该法案持反对意见。此外,民主党内也有不同声音。
其实,这份修正案在1996年的“法律制度审议会”上就通过了。由于当时的执政党自民党内部有巨大的反对声浪,该修正案一直没有机会提交国会,延宕至今。反对者的主要依据是“夫妇同姓是日本的文化与传统。如果采用别姓,会破坏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而且对子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对夫妇姓氏自由制的误解。夫妇姓氏自由制并不是将夫妇别姓作为一种义务强制化,而是给予公民在结婚后自由选择夫妇同姓或者别姓的权利。针对姓氏自由可能给子女带来的混乱,修正案中规定子女姓氏既可以从父姓,也可以从母姓,但是一经确定后,其他兄弟姐妹也必须使用同一姓氏,不得混用。
该修正案中还有其他亮点:诸如将允许妇女再婚的间隔期从半年缩减为100天;还有非婚生子女在继承遗产方面与婚生子女享受同等权利等。
认可与传统不同的多种生活方式,为在社会第一线奋斗的女性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老龄社会。
因此,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也再三敦促日本政府尽快通过该修正案。
去年年末,朝日新闻就夫妇姓氏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夫妇别姓的占到49%,反对的占到43%。但是,如果将调查对象限定在30岁~40岁,正好处于工作与养育子女年龄的妇女层,则支持者接近7成。
时代在不断变化,家庭的组成模式也日趋多样。如今,在劳动人口中,妇女已经占到了4成。男人工作,女人顾家——这种陈旧的家庭观早就落伍了,已经不符合日本社会的现状了。
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妇女,为了工作,明知道不结婚会带来诸多不便,却还是坚持不办理登记,只是保持同居关系;还有的妇女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子女。为这些妇女创造适合工作的社会环境,不正是鸠山由纪夫首相所宣扬的“守护生命”施政理念的体现嘛!
利用女性的活力,将经济低迷,陷入闭塞的日本社会激活吧!
龟井金融大臣一直把刺激经济和修改职工派遣制度挂在嘴边,替劳动方讲话。那么,他应该知道,从长远来看,激发妇女的工作热情,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稳定。
在野党时期,民主党就一直要求通过别姓修正案。现在,作为执政联盟领袖的鸠山首相应该全力协调,尽可能地与执政联盟的伙伴达成一致。即使最终无法通过,引起热烈的讨论也是弥足珍贵的进步。
(痴魔居士翻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