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从进门三秒钟开始
(2010-12-20 23:32: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中的随想 |
应聘者的内在气质,还包括回答问题时的分寸感、逻辑性等。
王维岭说,用人单位主要是考察应聘者在回答问题时,是否经过严密的思考,答案是否客观、恰当等。许多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做得较差,他们通常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在回答公司提问时,为了能获得职位随意夸大自己的能力。但是当提问更深入时,他们常常又不能自圆其说。
“面试中,我们更注重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一些具体的业务能力主要由业务部门考察。”王维岭说。作为面试的最后一步,在基本业务素质的考察中,公司往往仍会设置一些“场景题”,借以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工作作风及处事方法。这些场景题,一般都是人人可做的题目,但做好却不易,而且事先无法准备,很难造假。这些题目几乎能够直接暴露自身的实力,求职者如果不小心,很可能前功尽弃。
针对一些应聘者,特别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际应用能力差的共性,在面试中,用人单位往往会让应聘者临时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让他到某个业务部门取一份内部资料等。当然,会在这个过程中事先设置一些困难。有些人就能完成任务,从这个小课题中胜出,而有些人根本完成不了任务。这样,谁的综合素质更优秀就显而易见了。
面试时该怎么要薪酬?
每个人在面试最终都会面临薪酬的谈判。当雇主提出最低付薪标准时,表示协议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薪水的多少还有商量的余地。此时,你该怎么办呢?
1、求职面试时,关于协商薪水的事,有五个必须谨记的要点:
①除非雇主已做出决定,并表示要雇用你,否则不要和他们讨论薪水的事。
②千万不要主动提出你希望的薪水数目。
③面试以前,先计算你需要的薪资。
④面试时,从对方的言谈中尝试了解该职位的薪水是确定的,还是有协商的窨。
⑤面度以前,预先对你想从事的行业、工作性质及该公司的薪资职等做些研究。
2、要点分析和准备工作
①除非确定已被录用,否则尽量避免讨论薪水的事。
看到这个守则,你会想到很多雇主喜欢在大幅度进行不久之后,就会先问你希望的待遇。"可否先让我了解工作内容?"有时候这方面行不通,精明的雇主会请你不要拐弯抹角,直接开价就可以了。对这种反应,也有应变的方法,你可以告诉他们一个薪水幅度,但他们或许进一步要你说明确实的数字。
面试时我该怎么要薪酬?
来源:中工网
何时才是讨论薪水的最佳时机?
千万不要提及薪水的事,直到雇主已经完全清楚你是与众不同的人选。
直等到你已对他们有相当的了解,知道他们何时较强硬,何时较有弹性。
直等到你明白该职务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直等到对方发现你才是该职位的最合适人选。
直等到你已进入决定性的面试。
直等到你很清楚那家公司和那个工作正是你最需要的。
直等到雇主说:"我们决定用你。"直等到雇主对你说:"这职位非你莫属。"
为何要延后讨论薪水的事?原因是如果你在面试时表现出色,让雇主看出你就是适任人选,决定用你,为了争取你加入公司,他们可能会提出比原因标准更高的薪水。如果面试不久,雇主就提及薪水的事,而且态度友善,你可以婉转地告示以坟:"我们何不把薪水的事放到最后,重要的是你觉得我是不是合适人选?能否对公司有所贡献?否则,谈薪水尚言之过早。"
面试中的12种“高级”错误
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久经职场的老兵,对于面试总会出现这个、那个的错误,如何尽量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有必要看下下面的十二个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译,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因为面试中双方关系过于随便或过于紧张都会影响面试官的评判。过分“套近乎”亦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作好专业经验与技能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例举一至两件有根有据的事情来赞扬招聘单位,从而表现出您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三、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有时候,参加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还有些时候,面试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小姐,心中便开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资格面试我呢?”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采购关系中,应试者作为供方,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即客户。一个真正的销售员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无法选择的。
四、慷慨陈词,却举不出例子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聪明的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而面试官恰恰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举例。
五、缺乏积极态势
面试官常常会提出或触及一些让应试者难为情的事情。很多人对此面红耳赤,或躲躲闪闪,或撒谎敷衍,而不是诚实的回答、正面的解释。比方说面试官问:?什么5年中换了3次工作?有人可能就会大谈工作如何困难,上级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诉面试官:虽然工作很艰难,自己却因此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六、丧失专业风采
有些应试者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时,就会愤怒地抨击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七、不善于提问
有些人在不该提问时提问,如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些人面试前对提问没有足够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不知说什么好。而事实上,一个好的提问,胜过简历中的无数笔墨,会让面试官刮目相看。
八、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模糊
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很多人只有目标,没有思路。比如当问及“您未来5年事业发展计划如何?”时,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我希望5年之内做到全国销售总监一职。”如果面试官接着问“为什么?”应试者常常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都离不开您对个人目前技能地评估以及您为胜任职业目标所需拟定的粗线条的技能发展计划。
九、假扮完美
面试官常常会问: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您在事业上受过挫折吗?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其实这种回答常常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没有人没有弱点,没有人没有受过挫折。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也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十、被“引君入瓮”
面试官有时会考核应试者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比如:面试官在介绍公司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之后或索性什么也不介绍,问:“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您1年之内逃税1000万元,那您会怎么做?”如果您当场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都证明您上了他们的圈套。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企业中,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十一、主动打探薪酬福利
有些应试者会在面试快要结束时主动向面试官打听该职位的薪酬福利等情况,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面试者是忌讳这种行为的。其实,如果招聘单位对某一位应试者感兴趣的话,自然会问及其薪酬情况。
十二、不知如何收场
很多求职应试者面试结束时,因成功的兴奋,或因失败的恐惧,会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其实,面试结束时,作为应试者,您不妨:表达您对应聘职位的理解;充满热情地告诉面试者您对此职位感兴趣,并询问下一步是什么;面带微笑和面试官握手并谢谢面试官的接待及对您的考虑。
面试之后千万别只等着
面试前准备的热火朝天,面试之后就如同刚下竞技场的选手,已经奋力一搏,是成是败就听天由命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事实上面试之后,只要通知还未下达,那么公司对你的考察就并未结束。
面试后自行检测成功率,这样可是对自己负责,学会取长补短。这样才能百战百胜!但现在许多求职者只留意面试时的礼仪,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可事实上,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的完结,求职者不应该袖手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有些事情你还必须加以注意。你需要理解到面试后须做的五件事,这样才能让你在面试后被录取的机会很大。
写信表示感谢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面试后的两三天内,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或写信表示感谢。感谢电话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感谢信最好不超过一页纸。感谢信的开头应提及你的姓名及简单情况,以及面试的时间,并对招聘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信的中间部分要重申你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感谢信的结尾可以表示你对自己的信心,以及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贡献的决心。
不要过早打听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每次面试结束后,招聘主管人员都要进行讨论和投票,然后送人事部门汇总,最后确定录用人选,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候消息,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
收拾心情
如果你同时向几家公司求职,在一次面试结束后,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准备全身心投入应付第二家面试的考验当中去。因为,在接到聘用通知之前,面试结果还是个未知数,你不应该放弃其他机会。
查询结果
一般来说,如果你在面试的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就应该写信或打电话给招聘单位,询问面试结果。
做好再冲刺的准备
应聘中不可能个个都是成功者,万一你在竞争中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关键是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针对这些不足重新做准备,以谋求“东山再起”。
有时候成败就在一念之间,细节决定成败,让自己做个有心人,这样才能把握住属于你的机会,掌握属于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