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兄弟明在争“利”暗在“谋”局

(2011-05-11 22:45:54)
标签:

lte

中兴

华为

爱立信

it

分类: 我的日志

4月初中兴因专利侵权被爱立信起诉,4月底中兴因侵犯华为的数据卡和LTE专利,以及非法使用华为的注册商标被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起诉。而中兴又相继对两家进行反诉。三巨头纷争一时间在通讯业界掀起波澜,今日新闻称甚至有水军加入其中进行公关,其实这次纷争谁赢谁输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在全球通讯设备商排名爱立信第一、华为第三、中兴第五,在三方并无太大的差异,或者说一方并无绝对的优势,个别专利诉讼的成败一般不会改变行业格局。而且通讯行业专利“共享”比较多,为什么要通过起诉对方的方式来争取这明显意义不大的而且前途未卜的“结果”,意欲何为?

是在争斗还是拉拢?

专利之争,华为、爱立信均箭指中兴,而中兴能迅速的做出反诉,这说明“专利”之争是个业界公认的“漏洞”而已,你我的底细大家都很清楚,箭指中兴只是一场巧合罢了,因为从竞争利害关系角度考虑,近的总比远的更具有威胁,而且明知官司赢了也不未必对自己有多大好处,多家之争就是相互牵制,但是想巩固自己的位置,除了大力投入研发,攻占市场以外,专利合作也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毕竟市场是垄断不了的,各家在各自领域都有其各自的优势技术,所以争斗的目的首先是在LTE技术专利中互相牵制,赢得舆论上的优势比获得技术上的专利更为实惠一些,获得形象上的短暂提升,也是阶段性营销的一种手段,但是即便是有影响也不会很大,因为订单不会看谁是这场官司的赢家。那么这场纷争的背后必然是在拉拢,专利技术的合作才是最终的目的,也许爱立信目前和中兴撕破了脸,华为也习惯性的在和中兴吵架,向第三方表明了态度,必然会有第三方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来催生出合作的意向。另一方面,工信部已经出面调停,在华为和中兴方面,作为中国在通讯行业仅有的两个品牌,要想在国外市场巩固位置,合作比打压更为稳妥一些,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一方让步的情况下,催生更深层次的合作,互惠共赢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从长远利益与现实情况分析来说,争斗只是一种形式,而谋求未来的合作更贴合实际一些。

为何专利焦点是4G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通讯技术标准已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6个候选标准之一,截止去年年底,LTE试用户数在1亿左右,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2.2%,全球有31个国家64加运营商已确定进行LTE网络建设。中兴和华为在2G和3G专利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靠打价格战赢得海外市场无疑是占了彩头,没得实惠,硬生生的挤入巨头阵营可谓一路金库。未来想要在占领市场的同时拥有议价权,必须得抓住LTE这张王牌。华为综合实力高于中兴,而且作为LTE的项目参与方,在专利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高于中兴,但是两家深企在多年的博弈中,亦打亦进,两家实质性的距离其实并未拉开,作为在国外市场中唯一两家中国企业,存在诸多类似的地方,同质化的竞争加剧市场抢夺,所以综合内外部的情况下,专利之争成为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后专利之争

LTE技术目前尚属实验阶段,但是智能终端、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配套产品已相继推出,全国首个“三网融合”在武汉率先推出,加之4G专利之争,无疑会催生4G产商的研发投入力度,加速4G商用的步伐。3G领先的联通和4G前景一片大好的移动运营商业将随之展开一场3G与4G应用的角逐,由之将大幅带动上游标准、政策和下游终端配套的应用产生。未来我国新一代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国际影响力和技术主打权将进一步提升,为国内外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贸易与投资机会。(文/朱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