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智能打造全新智能企业
(2010-04-20 15:14:44)
标签:
商务智能数据分析信息主管排放量中国it |
分类: 我的日志 |
宇飞
零售企业数据“盲点”凸显
一、管理层对深入的数据分析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对数据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远没有达到战略的高度。它们没有意识到深入的数据分析对优化业务并与其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具有战略意义。由于管理层重视不足,多数企业没有对数据分析与业务优化投入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流程和技术等。
二、数据分析与公司战略和业务目标的结合程度不高,中国企业普遍已经在利用数据进行日常的运营管理,但大多停留在基础业务层面。将数据与业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程度不高。
三、数据治理的成熟度低,数据治理是包括数据风险管理,价值创造,组织流程,策略,数据责任人等诸多内容在内的综合治理体系。中国企业的数据
治理成熟度大多处于初级的基本管理阶段,表现为有限制的企业可视度,基本的探索,查询,报表和分析,部分的自动化,多版本的真实情况等。距离成熟的数据治理环境,也就是持续优化阶段,表现为基于角色的日常工作环境,全然融入工作流、流程、和系统的能力,信息激发的流程创新,增强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以及前瞻性的视野、具预测性的分析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数据孤立,分散,信息基础建设薄弱,成为信息利用的障碍。一般需要对来自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的多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才能得出对管理层决策有帮助的信息。但是,现在中国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薄弱,数据采集方法不统一,数据格式不统一,另外缺乏系统性的数据收集方法造成部分数据缺失,这为
交叉分析提取信息设置了障碍。
四、 对信息的利用没有纳入管理流程: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将利用数据分析帮助各个业务环节的决策纳入到管理的流程中,因此,对数据的利用是分散的,缺乏系统性的。而且,多数中国企业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数据治理部门和责任人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并优化业务。
商务智能打造全新智能企业
一个智能的、健壮的信息基础构架离不开商务智能的应用,零售企业要想从海量的信息库中淘金就需要以更新、更深入的方式捕获、处理、建模、估算、汇总、排序、预测和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客户价值分析、物流分析获得与客户、服务、产品和市场策略相关的信息。有这样一则案例,某公司是中国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由于并购另一家物流企业,造成两家企业的储运中心网点重复,过剩。由此使原来已有的运输网络运营效率低下,运输和库存成本较高等问题更加突出。另外,作为大型物流企业,公司有责任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该物流企业需要对其供应链网络进行优化,并降低环境成本。公司供应链优化的目标是达到三个方面平衡,即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平衡。公司实行的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并不是一套用于供应链实时监测之类的软件工具,而是一项拥有独特复杂数学模型的战略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通过提取公司物流运输各个环节的数据,导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对客户的储运中心网点的位置和数目进行优化;评估供应链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最优化的库存水平及服务区域的分配;以及确定成本最低的运输线路。通过该供应链优化项目的实施,公司在总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碳排放量三个方面达到了最优化状态。具体来说,在运输网络方面,将储运中心从100个左右降低到40个左右;在节省运输费用方面,将
区域运输费用和车队运输费用分别降低了21%和6.6%;在库存方面,将库存降低了22%。另外,公司还在保证业务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量22%。由此可见,智能商务体系的搭建,可以挖掘出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完全解决了上文提到的信息主管让数据“奴役”的现象,数据疏导让企业各个运营环节做到有条不紊,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营运成本,带来巨大的商业效益。由此应用商务智能搭建的智能企业,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好处:
一、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