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手PSV,观天下掌机之战!

(2014-07-22 12:33:25)
分类: 我的ACG世界


随着XBOX ONE公布399美元售价,PS4也已发售。各大厂商就此展开了新世代的主机争夺战,次世代主机的争夺肯定是要围绕微软的XBOX ONE,PS4和WII U展开,从目前形势来看,WII U已经掉队。而日本基本又是PS4的天下,主机的第一战场实际上肯定是欧美。游戏市场除了主机以来,还有掌机。掌机依旧是任天堂与索尼之争,但现在已经不 是几年前了,虽然没有新的掌机出现。可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娱乐设备逐渐正在抢占掌机市场,任天堂与索尼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智能手机的出现并不会对核 心游戏玩家有什么影响,可是任天堂提出的增加掌机家用机游戏玩家的理念却显得受制很多。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超级重量级的作品,游戏人口恐怕只会减少, 永远不会增加。随着娱乐多元化,游戏机玩家已经被分流,但是儿时的游戏经验还是让一些人买了主机掌机。可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没有儿时游戏体验,缺乏 基础积累的他们如今被智能手机和电脑游戏吸引,认为玩玩这样的游戏就够了,足够娱乐,便不会去追求更加高端深化的游戏娱乐。所以,主机游戏有欧美玩家支持 还算挺得住,可是掌机方面欧美与日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日本受到的冲击力度还不大,但欧美那边影响巨大。原因在于日本的游戏玩家基础更好,他们有玩游 戏的环境,厂商宣传与媒体方面都很完善。拥有整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即便受到冲击,业界也能自我调整。并且日本的宅文化深入到游戏玩家内部以及非游戏玩家。 日本玩家认为游戏不仅可以带来快乐,还有梦想。而欧美对游戏仅仅是抱娱乐态度,注重画面与爽快。这与东西方的理念不同有很大关系。在欧美地区火的都是射击 类和动作类的游戏,比如育碧的《刺客信条》、动视暴雪的《使命召唤》,Rockstar North的《侠盗猎车》,EA的《荣誉勋章》、《极品飞车》、《FIFA》。而索尼的第一方游戏 厂商SCE也为在欧美推广主机制作了适合欧美人的《神秘海域》、《杀戮地带》、《美国末日》、《小小大星球》、《摩托风暴》、《GT赛车》、《抵抗》, 《战神》,KONAMI也有《合金装备》这样的作品。这些游戏除了全宇宙共同的竞技类,其大多在日本销量不高或不算太高,但欧美那边高到吓人的作品。这些 作品的日版基本上就是顺便出的,目标还是欧美市场,为PS3保驾护航,其中很多都是独占作品。再有日本厂商特有的日式RPG大作《最终幻想》等等,确保 PS3的欧美市场强过微软。道理很简单,第一方强则游戏机市场就大,微软缺乏第一方,第三方又很少有独占,使得XBOX全面被PS3压制,这种情况目前依 旧维持,PS4的市场预期也要比XBOX ONE要好。

 

家用机本来就比较核心,入门并不容易,基本都是进阶游戏玩家的选择。它与游戏初阶体验的 智能手机游戏不同。智能手机游戏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同样处于入门阶段的掌机。任天堂是掌机的王者,从未在任何时代输给过任何对手,尽管PSP曾经给他很大压 力,但也在策反第三方的同时巩固了业界地位。手机早期的黑白游戏显然没有竞争力,而JAVE游戏也因为粗糙的画面没被重视,所以NDS还能用小成本高销量 的游戏保证利益。像是《任天狗》、《脑白金》、《节奏天国》都在海外有着超高销量,但智能手机出现以后,各种游戏层出不穷,其性质都不分都跟掌机界的小成 本游戏差不同,就算素质相差甚远,但同样能给玩家娱乐体验。举个例子,就像给没有味觉的人吃美食与调料过度的食物,结果都是填饱肚子。对非核心玩家来说, 他们只要有游戏玩即可,不需要去特意玩掌机游戏。也许是在等人等车的时候,也可以是上班路上,而欧美与部分东亚人对掌机游戏态度都是这样。到了3DS时代 以后,首先受创的就是此类的小成本游戏。而PSV这个主机本就是核心向的机子,尽管受到影响,但会吸收转化。就像任天堂把超人气《智龙迷城》弄到了 3DS,索尼也有把《百万亚瑟王》移植过来。两作最早都是手游,而手办界的宠儿索尼子与虚拟偶像初音都登上了掌机,再加上近期《LOVELIVE》的火 热,从手机移植到掌机也是早晚的事。两大掌机在对待智能手机游戏都是采取的吸收战术。凭借强大的体系基础,倒是不会受到毁灭性的影响。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主 机影响不大,但对掌机来说的影响却不小,特别是欧美那边的。简单来说,该玩游戏的人还玩,不玩游戏的还是不玩,那些灰色地带的人则是绝大部分不会玩了。掌 机游戏也好,家用机也好,实际上都是没有活力的夕阳产业,新生力量很难进入。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抢夺现有的核心玩家市场。

 

在主机方面,PS系压倒性的压制WII系和XBOX系,据上面分析原因是面向欧美的方向性使然,追溯到再具体的原因其一是出色机能足够吸引第三方厂商制作大作,特别是SQUARE ENIX,KOEI,COPCOM,KONAM,NBGI的动作游戏,射击游戏基本都在PS主机 上面。而在WII系除了任天堂的第一方,也就是SEGA的比较多。其二是SCE的第一方足够强大,既能做出面向欧美人的游戏,有些也能针对日本玩家,像是 《核心装备》、《GT赛车》、《大众高尔夫》都是世界通用的作品。所以家用机方面,PS系具有压倒性的地位。可是掌机方面却刚好相反,PSV在与3DS的 战斗中全面落下风,其最主要的原因跟当年一样,第三方全面倒戈任天堂,而第一方的SCE又是以家用机平台为重点,基本不注重掌机游戏开发,其大部分力作都 是从PS3移植来的,或是同时发售PSV和PS3的双版本,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独占的大作。关于PSV与3DS要从两方面来说,其一是第三方为什么倒戈,其 二是PSV的作品情况、任天堂在出3DS的时候已经预见到了掌控第三方就是胜者,所以第一批游戏就没用第一方的大作护航。2011年2月首发游戏仅有《任 天猫狗》、同期第三方的作品却都是耳熟能详的游戏。CAPCOM的《超级解霸4》和《生化危机 佣兵》、NAMCO的《山脊赛车》、EA的《模拟人生3》等等。直到6月才慢慢开始发力,首先是同月的《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然后年底的《超级马里奥3D大陆》与《马里奥赛车7》。当然年终圣战最为关键,任天堂养起来的最坚定第三方盟友Level 5也推出《雷顿教授与奇迹假面》与《闪电式一人GO》。CAPCOM发挥两头草的婊子特性,把PSP养起来的《怪物猎 人》投向3DS平台,也就是《怪物猎人3G》,再加上3DS的降价一半,销量突然爆发。游戏机的销量爆发与任天堂对待第三方的歹毒,让第三方厂商更加坚定 了选择3DS平台的信心。第三方关注的很简单,就是哪个主机的装机量高,买的人多自然游戏就卖的多。PSV发售初期全是第一方护航,除了SQUARE ENIX和KOEI基本没有关系特别好的,而且SQUARE ENIX和COPCOM也差不多,典型的两边倒。他们把《最终幻想》留给索尼,而把国民级RPG 《勇者斗恶龙》给了任天堂。而且第三方也很明白,以3DS那个仅比DS高不了多少的性能,制作投入经费无需提高,还是走的日本游戏动画圈里的惯例,低投入 高产出的投机倒把手段。他们也愿意在3DS上出游戏,而且任天堂向来强调游戏性,对画面的要求从来不高,第三方大部分又都把注重画面的给了主机平台,对掌 机而言也不需要画面特别好的,创意才比较重要。

 

至此,第三方全面倒戈。截止到2014年6月,任天堂已有5款200万级的怪物级别游 戏,分别是《口袋妖怪X/Y》,《跳出,动物之森》、《怪物猎人4》、《马里奥赛车7》、《新超级玛丽奥兄弟2》,其中有四款都是第一方和第二方,足见任 天堂第一方的实力。接下来的100万级游戏也是五作,任天堂的《朋友聚会》与《超级马里奥3D大陆》,卡婊的《怪物猎人3G》与SQUARE ENIX的《勇者斗恶龙7》紧随其后,还有此前提到的手机游戏的王者GUNGHO的《智龙迷 城》,第三方沾了一大半。可以看到任天堂的几款游戏都是传统强作,有过畅销记录的,且制作成本都很低。第三方的百万作品也都是人气之作,其实这样的作品并 不是很多。第三方大部分都想着卖到50万就能出续作,20万是畅销线。在这方面任天堂给了第三方谈好了发售时间,当然要与自己的马里奥系列,任天狗系列, 星之卡比系列,塞尔达等招牌系列岔开时间。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Level5,任天堂把他们扶植起来的,全面倒向任天堂,而他们的作品也很有意思,都是以《口袋妖怪》的模式来做,配合游戏制作动画,目标是低龄玩家以及部分核心玩家,其实任天堂向来都是吸引老客和孩子为主要策略的。Level5在2013年力推的就是《妖怪手表》,很像口袋系列,都有可爱的怪物和子供向的剧情支 持,系统也有收集交换等要素,该作竟然在短短不到1年的时间卖了86万,可以说是第三方绝无仅有的畅销新作。此外NBGI的《太鼓达人》和与电视台合作的 《逃走中 从史上最强猎人们手中逃脱!》。也有10部作品,其大部分都是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戏。再往下的20万级是中小型厂商的战斗,这个级别也有任天堂的游戏,比如 《火焰纹章》、《口袋妖怪 迷宫》等吃老本的游戏。Level5的《闪电十一人》与《雷顿教授》因为装机量和作品出的太多问题,已经降到近50万的水准,不过又有了当家的《妖怪手表》,所以依然是上升态势,虽然当初大成本制作的《二之国》惨败仍旧痛心疾首。CAPCOM的《逆转裁判5》和《生化危机启示录》、Square Enix的《王国之心》和《勇气默示录》,NBGI的《海贼王无尽巡航》与《龙珠英雄》,ATLUS的《真女神转生4》,Spike Chunsoft的《进击的巨人》,MAQL的传统强作《牧场物语 起始的大地》等35部作品,起哄虽然大部分还是第一方,不过对某些第三方来说足够了,因为若在PSV平台根本卖不到这个数量。接下来的10万级别就是各家 厂商的福音,基本每家都有那么几部这个级别的作品,像是眼镜厂的《超级机器人大战UX》,MAQL的革新之作《符文工房4》,Level5的《纸箱战机》,KOEI的《战国无双编年史》,KONAMI的《尖顶帽与魔法小镇》与《爱相随》,Atlus的《世界树迷宫》,NBGI的《深渊传说》。说到NBGI也跟卡婊很像,当初在PSP上 卖到10万打响名号的《美食猎人》,居然在次世代的竞争中出现在了3DS阵营,结果《美食猎人 美食怪物》竟然卖出了系列最高的12万,当然NBGI也有考虑到机器配给的问题,但同时也可看做是背叛,以前NBGI是非常关照PSP的,现在也基本舍弃 了PSV平台。这么说吧,10万级别的游戏也有30作之多,任天堂的第一方比例下降严重。如果说10几万在装机量加起来近2亿的PSP、NDS时代不算什 么,可是现在就算很高了,主要是在PSV平台想要达到10万都不容易。任天堂在3DS超过10万销量的游戏中占了3成以上,其在掌机方面的控制力根本不是 索尼所能匹敌的。

 

我们再来看看PSV,截止到2014年6月,3DS的累计销量是4230万台左右,而 PSV是717万,差距达到了6倍。也就注定不会有第三方不大可能会专门给PSV来做游戏。这与当初NDS和PSP多么相像,那个时候怪物猎人拯救了 PSP,如今恩人已是刽子手,期待奇迹并不靠谱。而在PSV的推广中,索尼并没有留给第三方很大空间,他们也知道就算给他们好处也没用。索性就以第一方为 掌机护航,可是在掌机领域SCE的所谓护航游戏都是主机移植,而任天堂可是续作。先说日本国内,PSV在日本国内大致上有17部作品超过10万销量,相比 3DS差距悬殊,百万销量更是没有。销量最高的竟然是《弑神者2》的40万,而且《弑神者2》还有PSP版本,这样就不会有人为了玩这游戏去买PSV,完 全没有做到次世代掌机的过度。该作是NBGI为了对抗《怪物猎人》开发的有剧情,有角色,战斗华丽的动作游戏,其素质不可谓不低,而且版权收入很大,不过 属于比较核心玩家才能玩的ACT,普通人很难上手。这就比不上任天堂那些老少皆宜的游戏。排在第二的是Atlus 的30万级《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该作倒不是几个版本,关键是加了新内容从PS2移植来的,不是新作也不是独占。第三位的又是从PS2移植来的《最终幻想10&10-2 高清版》,同P4G都是核心玩家玩的RPG。第四KOEI的《讨鬼传》,基本上跟《噬神者》是一个路数,也是动作游戏,也是PSP共享。第五的《初音未来 未来歌姬F》不仅是PSP的续作,还有PS3的版本。第六可算轮到第一方的《灵魂献祭》,该作是SCE特别给PSV打造的,其暴力血腥很像战神,不是很受 日本玩家喜爱。再加上同有PS3版本的《大众高尔》。7部20万级的作品竟然只有一部是新作,核心玩家哪个没有PSP和PS3,为什么非要去买PSV,这 就是问题所在。接下来的10万级,《仙境传说 奥德赛》、《海贼无双》、《JUMP明星大乱斗V》、《龙之皇冠》、《神秘海域》、《英雄传说 闪之轨迹》都有PS3版,《闪乱神乐》甚至有3DS版,《梦幻之星OL2》有PC版,《弹丸论破1+2》是PSP的重制。新作满打满算也就《机动战士高达 SEED 战斗命运》算是。就连续作都少,不是双版本就是移植,说明根本没有第三方做游戏。

 

可是PSV的游戏在欧美却很有号召力,比如《神秘海域》的全球销量超过百万,《刺客信条 3 解放》、《使命召唤》、《小小大星球》、《极品飞车》、《FIFA》都是在本土销量不过是玩的情况下全球热卖几十万的作品。而像《大众高尔夫》、《重力眩 晕》、《仙境传说 奥德赛》都是双方都比较喜欢的作品。那部给PSV护航做的很有欧美风格的《灵魂献祭》倒是遭遇失败,在欧美的销量并不好。而《真人快打》和《雷曼起源》根 本就没发售日版。从游戏分布来看,索尼在PSV上还是主打欧美市场,用动作,设计的移植作品来攻占欧美的游戏市场。但实际就算这些全加到一起也比不过任天 堂的《口袋妖怪X/Y》在欧美的号召力。移植并不是长远之计,倒是国内,PSV的做法还是很有意思。比如《弹丸轮破1+2》加入新的内容,比如《女神呢异 闻录4 黄金版》增加了2个月的新剧情,比如《最终幻想10》的重制,都是核心游戏玩家的最爱。《海贼无双》与《初音未来》都是专门给日本的FANS做的,讨鬼噬 神更是近年难得一见的日式风格的动作游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PSV都是失去了大众市场,而专注核心玩家来做游戏。这也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优势,再有就是 对华语地区的开发,PSV有着大量的港中版本游戏,甚至连文字量极大的P4G,FF10,轨迹都出了中文,而且机子还不锁区,深得民心。相比之下,3DS 不仅世界锁区,亚洲还锁区,口袋妖怪文字量不算大的游戏竟然内设七国语言,就是没有中文,如此行径让人发指。同时也说明了任天堂想着只要吧保住国内市场即 可,海外靠欧美带一带。而PSV则是深知自己在本国市场没有余地,因此大肆扩展海外市场,这也是两家公司次世代掌机争夺战最大的分歧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