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械性诡计的奥义——物理北山城系列

(2010-05-16 22:27:21)
标签:

物理的北山

北山猛邦

新本格

梅菲斯特

推理小说

城系列

分类: 推理小说事件薄

北山猛邦钟城杀人事件

因为西尾维新知道了斩首循环,因为斩首循环知道了梅菲斯特奖,因为梅菲斯特奖知道了北山猛邦。看这部钟城杀人事件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梅菲斯特奖的获奖者,梅菲斯特通常只有新人可以投稿,而且获奖作品通常都是具有新意的,案件总是出人意外。这也是我喜欢梅菲斯特胜过推理最佳协会和直木赏的原因。

 

话说这部作品的背景设定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世界毁灭,磁力要毁灭世界。地球一片混乱,警察这个职业被取缔了。只剩下SEEM和十一人委员会发挥管理作用。故事则是神秘的委托人,委托侦探深骑和莱美去钟城这个地方调查一个奇异现象。当然2个人就去了, 这个钟城就变成了密室,然后开始发现尸体,四处思索,接着又发现尸体,最后那2个无聊的组织找到了伪暴风雪山庄的钟城,侦探开始解密。剧情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的本格推理小说。

 

人物设定方面吧,其实也是一般,深骑和莱美,然后一群必备的嫌疑人龙套,凶手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叫格式塔的理论,这个理论贯穿了整部作品,我虽然没有完全理解,但基本了解大概意思了,就是看到的东西是整体,但不一定是真的。深骑说看到莱美自杀,后来莱美又出现在他眼前,我在怀疑,到底跳楼的是格式塔还是现在的这个是格式塔。如果是格式塔为什么周围的人也能看到相同的格式塔,为了了解格式塔的秘密,我成功的被北山诱惑到去买了本考夫卡的格式塔理论。这个设定就算了,反正是作者为了增加内涵和渲染气氛增加的东西,事实上也是迷惑读者的手段,最后犯罪手法依然是现实的。机械诡计这是北山擅长的,也叫物理性诡计,利用机械犯罪的一种手段。物理的北山名不虚传啊。故事解谜部分还是很精彩的,三段解密结束了事件。故事的结尾不知道为何让我看到了横沟正史的影子。世界毁灭也好,被拯救也好,一切都无所谓。或许世界毁灭也只是格式塔。

 

如果没有完全理解格式塔这个理论,就无法看到这部作品的真谛。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过这个作家的确引起了我莫大的兴趣,我还要去读他其他的作品。应该会比这青涩的第一部写的更精彩,更出色吧。不过貌似主角不再是这2人了。有点遗憾。




北山猛邦琉璃诚杀人事件

这本书是物理的北山第二作,钟城获得了梅菲斯特奖,琉璃城如果是第一次投稿,获得梅菲斯特也差不多。这本小说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推理小说,更有轻小说的风格。如果说钟城过于单调,诡计不够吸引人。琉璃城比钟城的诡计复杂一些。

 

同样的非现实设定,琉璃城的起始在于世界尽头的图书馆,随后舞台不断转换,分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古堡,一战时的壕沟。北山非常喜欢这种世纪末的感觉,第一作那个世纪末除了引出2个组织和磁力影响馆内的时钟基本没有太大用。这次不然,环境有了更大的用处。关于诡计方面,还是机械性诡计,图书馆的密室这个是核心诡计,设定的很是出色,战壕的那个完全是作者的恶趣味,古堡的诡计设定的比较简单,利用了十字架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了。潮汐的那个是亮点。还有个更重要的就是玛丽平行体尸体调换的诡计,这个利用的三个时代的循环做成的,三个时代的环境设定就是做这个用的。人物设定的那几位说实话印象都不深,远不如钟城里那个拿着弩箭射幽灵的男人印象深刻,没有把幽灵侦探和弩箭男做成一个系列真是遗憾啊。北山有城系列,这个系列的主角要都是相同的,我会更为兴奋的。

 

由于钟城里的主题是格式塔,那么琉璃城里就用轮回转世好了,北山的设定是,世界每一个时间都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线。无数的点汇集像是线,但是点可以无限延伸,没有尽头。这个点的故事结束会跳到另一个点,而那个点不一定是下一个点。有可能是之前的某个点。他的意思就是一个个空间组成了时间,而不是时间包含着一个个的空间。与格式塔一样,这个说法也存在着哲学和物理学依据。但也只能说是设定,增加作品乐趣的东西。

 

对于本作来说BUG可谓是一堆,比如雷因等六人被佐洛夫毒杀的时候,那时候他记忆恢复了,可是不去杀佐洛夫而选择装死,以他的能力可以轻松杀掉佐洛夫,然后把几个人的尸体处理掉。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怀疑,但是他没那么做。还有战壕的事件,炮弹炸脑袋,尸体被壕沟里的水冲走这些,已经不是严谨不严谨的问题了,逻辑上都让人怀疑。最后的图书馆事件,割下脑袋,让脑袋的血滴在书上,我想如果是大出血,书很快就会倒,慢慢滴的话,恐怕要等几千年吧。不过既然是推理小说,就不用在意这些了,看着开心就好了。

 

就个人而言,第二作的琉璃城尽管有些亮点,但不如第一作的钟城。穿越和转世这种设定从一开始就注定不适合推理小说了。读者从心底厌恶这种做法,再次用下之前的话,如果是文风轻快,更注重娱乐性的轻小说的话,琉璃城还真算是不错的作品吧。



北山猛邦爱丽丝镜城杀人事件

物理的北山城系列第三作,比起之前的两作成熟了不少,本作可以说是三作里最好看的了。就算放在整个本格的范畴内,也能称的上是一部佳作了。至少我很喜欢这部作品,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还有人物。由于我看推理小说通常都是参考全面性,并不会以诡计的好坏来断定作品的趣味性。起初我对爱丽丝镜城这个名字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我没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我想案件肯定与爱丽丝有关系,我没看过岂不是会浪费掉作者很多的设定吗。还好,除了卡罗尔的那段,大部分还在我的理解范围之内。读完这本之后,我一定要去补习下爱丽丝梦游仙境,话说回来,再看镜城以前,我一直认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其实就是绿野仙踪呢。

 

这次的舞台设在日本群岛中的一个孤岛上,不过这个孤岛并没有因为暴风雨与世隔绝。在这个岛上有座爱丽丝镜城,某个富豪因为兴趣把这个岛买了下来,因为这个岛上可能残存着传说中的魔镜,有N个人登陆到岛上了,他们都是受到了委托来寻找魔镜的,于是岛上聚齐了10个人,大部分还都是侦探。于是惨剧开始了。我是最喜欢这种设定的,一堆名侦探寻宝,然后争相恐后的被杀,最后揭开谜团,就叫这个为“无人生还”模式吧。自无人生还出现后,很多作品纷纷向这部作品致敬,至今为止也有些作品在布局上和情节上要强于它。但开拓者必定是原创,之后再创新也是模仿。但无论说是模仿也好,致敬也罢。我还是最喜欢这种模式,N多侦探聚集在暴风雪山庄的模式。如果能杀掉侦探,就可以说犯人智力之高,高智力的对决比犯人单方面的杀死一般人有趣的多。

 

核心诡计应该是第一个密室的爱丽丝之境,完全是北山擅长的物理诡计构筑的,虽然在小说中段有过解答,最后证明那是错误的。第一个被害人被毁容,现在读者已经习惯了毁容就等于替身的模式,思维总是先转到替身身上,尤其是这种孤岛没有科学的调查,更是无法判断死者的身份。在第一个密室被解决之前,基本上侦探们就死光了。我一直不明白,既然凶手目的就是杀人,这群人还总是不聚集在一起,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出去送死,可能也是他们的自信所致吧。反正就是被害者接二连三的出现,这群人虽说都是侦探,可是有着推理能力的只有观月一人,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喜欢钱,希望可以用钱解决问题,在说话的时候总喜欢用名字称呼自己,观月怎么怎么样,观月···什么的。此外他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实际上解决核心诡计的密室的就是他,有没有看穿凶手的那个伪装诡计则是另说了。在这些人里面,他是最有能力的。所以直到最后才被杀。对于观月的死一直有个很大疑问,他曾经告诫过别人,调查线索的同时要注意周围的情况,绝对不能大意。最后,讽刺的是他就死在这种大意下,实验那个本不用实验也可以的密室,被凶手偷袭,还留下了死亡信息。这点让我感觉有点牵强,好像观月的死就是为了衬托那个死亡信息。观月死了,基本可以说就是凶手的胜利了,剩下了2个最弱的人,一个被活活的砍掉手留血过多而死,一个被砍伤等到凶手的自白之后被杀死。侦探全灭,凶手的胜利,之前我就觉得北山的风格很像横沟正史,果然如此,又是一个犯人胜利的结局。直到最后物理的北山也不忘了展示一下他独特的才华,还利用了一个XX性诡计。两种诡计的运用,暴风雪山庄模式加死亡信息。让这部作品的趣味性增幅了许多。剧情上转折很多,比如某个侦探的暴走,比如说两个侦探的地下室冒险,比如说某个侦探的假自杀。每个侦探基本都有不少戏份,人物刻画的至少能在脑内显现出,这应该就算成功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侦探退场的太早有些意犹未尽。

 

如第一作的格式塔,第二作的点世界,第三作也有要表现的主题就是环境问题,工业致使环境变差,土地酸性化,酸雨等问题,凶手的动机就是要用这些人做实验,让酸碱中和,还改变地球的环境。比之前两作,这个主题动机有点扯。将标准定低些可以说是合理的解释吧。除了这个之外,北山通过第一受害者推理小说评论家之口阐述自己对于物理性诡计的看法更为吸引人,那段话也让我们看到了物理的北山对于物理诡计的看法与态度。这点值得好好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作家创作方面的某些意图。

 

北山城系列的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优秀,每部都有自己的特点,能感受到北山逐渐成熟了起来。城系列的第四作断头台城更值得期待了。梅菲斯特大赏的特点就是不拘于题材,字数等因素,只要有趣就能获奖,这种自由的体制诞生了一位又一位的作家和优秀作品。像北山出道作钟城,如果放在直木,推理作家协会之类的奖项里,连入围都做不到,梅菲斯特认可了他,我们才能看到物理的北山。如果可能的话,真希望除了讲谈社,其他出版社也能这么做,挖掘出更过的人才,让推理更丰富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