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评论加精 |
读文有感:
其实作者还是有伏笔的:请看芳若的数次出场(某些地方就是代表了太后的意思)
1)芳若觑我一眼,小声道:“虽然说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但娘子是个七窍玲珑的人,自然知道手心手背也有厚薄之分。不要怪太后!”
2)芳若点点头,道:“娘子是个十足的明白人,也该知道太后娘娘隐居宫中多年不问世事,自己也是七病八难的,但心里却还不糊涂。有些事太后娘娘也无奈,只能明白却不能插手,更何况还是牵连了前朝的。”
3)芳若的声音愈发温柔而笃定,牢牢压迫住我,“娘子要记得,是华妃作孽,也只有华妃作孽,与旁人无关。”。。。。。。她的目光迫牢我,“时势不由人!娘子再不甘心,也要甘心——不是为了自己呵!”“太后必然是要回护娘子的,可娘子也要清楚,若娘子一心只想着报仇或是别的什么,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帝姬。娘子既然要全力爱护帝姬,那么帝姬也注定是娘子的掣肘了。”
4)她轻声道:“。。。而是叫娘子明白,实在不可轻举妄动。如今这个节骨眼上,虽然娘子被逐出宫,再无回宫之理。”芳若的声音沉稳入耳:“其实娘子如今的身份,已经是一重最好的保障。大周开国以来,君王在位而出宫修行的,除了您,还有从前几位万岁的粹妃、杨淑妃等人,无一不在高位,无一不是老死宫外,再无回宫之理,更遑论其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微末嫔妃了。所以娘子此生,也必定是终老于此了。”
那么甄嬛的反应呢?
1)“手心手背” 之论:
仿佛有森冷的风生生擦着眼眸刮过,我眼中一酸,硬生生忍住泪意,道:“我不敢怪太后。”太多的束缚和牵扯,顾虑重重,不敢怪,是不敢,不能怪,前途未卜,但并不是不愿。
2)唯一的反应便是担心胧月的安危。
3)“华妃作孽非干朱门”一段:
良久,也许过了很久,我若无其事抬手擦去嘴唇的血迹,声音有自己也意外的沙哑,道:“好。全当是为了胧月,也是为了还活着的人。我答允你,即便我还恨着谁,恨到切骨,也不会轻举妄动。”我清一清嗓子,“姑姑知道我的性子,绝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前面不愿解释过多,只提后一句:“姑姑知道我的性子,绝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这句不是白白一说,日后复起之意,隐隐浮现:虽然现在全当过去,甘心于此,并不是一生在此。也是甄嬛对芳若真正回答——绝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等待时机成熟,有把握之时,并不是今日复明日。
4)“也必定是终老于此了”一句:
那么最终芳若代太后来探望甄嬛(或者是说外带“告诫”谈判之意)的结果是:
“也请姑姑转告太后,我会在甘露寺中安分修行,至于帝姬,太后若肯看顾,那便是帝姬的福气了。”芳若自是好心。至于太后,不过是交易罢了,以我的安分来换取她对胧月的悉心照顾,也是以我的安分来换皇后她们的安心。
交换的前提就是:“不回宫”。甄嬛不可能永远甘于此,所以后文中,回宫就代表了不再妥协朱门,甚至向朱门宣战。猜测后文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