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留山口,进入墓葬群处,竖立一块石碑.
他留人出自何民族支系,专家学者对此一直有争议,目前占上风的是汉民族分支说法,但又有诸多疑点。明朝起此地已建起宏大而精美的城堡,人口众多,富足而强盛。清末大理回民杜文秀领军起事,一把火烧了丽江古城后,赶往四川与当时地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军队会师,故取道永胜,一路杀往他留城堡,遭到他留民众顽强抵御,血战数日,成功屠城,将城堡夷为平地......哎。

他留乡政府的人大主席,一个年轻有为的他留小伙子。他身边的人开玩笑称呼他为“他留王子”。哈哈,喜欢穿白裤子的他留王子。正在墓地给我们激情解说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典故。


在六德乡政府宣传室里,工作人员对着资料牌认真对“双系对偶婚姻制度”作出“官方解释”。哈哈。所谓官方解释,是与早期专家对他留风俗的考证是有“出入”的。如:专家学者们著作中所记述的所谓“过七关”,是指分别与七人渡过有实质性关系的七夜,而不是目前政府宣传资料上表述的那样。
得知我正在他留探秘,真如在电话中猴急地大叫起来:“可不可以申请改民族归属?我不做汉人了,我要改属他留族。”
这是几乎所有得知消息的朋友们的共同反映。唯一例外的是莫辞,这个掉进了钱眼儿的家伙第一个反映是:
“拉姆,我要融资承包整个他留乡,大打民俗古风牌,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旅游胜地。”




他留村的村民和他的孩子。
在他留,二人两情相悦,也可以在生了孩子后,想结时再结婚,不想结,也没人认为有何不当。一切依据人的本性灵,充分尊重个人意志。在婚前,无论男子和女子,均可以自由与任何他们喜欢的人发生关系,俗称“串棚子”。经历越多,越有面子。在他留,凡是有女儿的人家,在屋前都修有一间单独的棚屋,译成汉语意思,又称“青春棚”,供闯完“七关”的女儿接待夜间“串门”的男子。
我随意走进村口一间青春棚,简陋而狭小的空间,看情形也只能放下一张床,却空无一物,堆满杂草。村民解释道:“他家的女儿还小着呢,棚先修着,日后等她成年后再收拾。”
亲娘啊,还是人家少数民族生猛啊!我们汉人的李银河教授还在为性观念改进而奔走呼号倍受各阶层评击打压时,人家早几百几千年前就已“制度化”了。

在村民家里,他们给我现场演示了"他留新郎"装束如何穿戴。

这包酷似面条的东西,实际上是火草衣的半成品原料:火草线。
火草衣是流传于他留地域的一种珍贵衣料,在其他相邻民族也见采用。由已稀有的野生植物火草的叶片纤维精心搓抽制成,工序之繁复、采集之艰辛令人瞠目。一件火草衣由原料采集到最后成衣耗时一年两年是常事,是手工制布中的黄金。

我手中所持的两个物理学件,一个是火草线,一个是织火草布时所用的工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