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还在整理中,据说是因为太大了,所以屡次张贴失败.至于如何改小到能够贴上去的程度,因为已超过了我的智商范围,所以这要交给第二个妹妹处理.半小时前我躺在沙发上享用她做的晚餐时,更深刻地体会到:我爸妈当年多生了几个孩子还是有好处的.虽说她做这个晚餐晚了五个小时.
前前篇的文字,是我好几年前的一篇旧小说.只发了一个乏味的开头,来不及上演精彩的下文,就离开了丽江到北京办事.只有等到回到丽江后接着发了.期间许多朋友们表现出很期待的样子强烈要求我快快贴出余下的篇幅,让我怀疑他们本质上根本就是跟我家的众妹妹是一伙的!
话说从前,当拉姆还不是小贩而是一个三流画家时(关于此论断目前有争议,以当代艺术胡搞瞎搞的装置和抽象及行为艺术等理念没有形成气候之前的标准看来,居说我只能算三流画家"未遂'),我发现能够掩蔽绘画基本功欠扎实的有效办法除了加入无穷尽的创意和"超现实手法"的表现外,另外就是在画面上写诗,写长篇大论的小说.西方超现实主义大师鼻祖达利生前也未必这么乱整过.就好比生意清淡的水果小超市,搭配卖些包子油条.风格虽有不同,道理终归是一样:都是需要经过肠胃消化.
后来我发现写小说比绘画过瘾多了.
比如,我曾写过一篇中短篇小说,两万字左右,讲述一个和有夫之妇偷情的寻常人家女子,在那人的妻子进屋之前,被迫躲藏,顺着楼道爬到了屋顶的天台的过程.结尾的时候,她在寒冬的夜里一丝不挂坐在天台上等待天明,这个时候整个城市的上空遍燃流光溢彩的烟火......
我写得冷漠而不动声色.借世俗艳情来表现人们处境的孤寂和理想的缺失.绝对一点儿也不"安妮宝贝",却依旧招来张剪剪同学极大的困惑,那年她十二岁.当时,在我出价到七块钱时,她终于肯答应接下这趟活,花了一小时的时间赏脸当了我这篇小说第一个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她不断地跳起来向我抗议,被我一次又一次用扫帚打下去了.我的理由很简单:你收了钱,就得办事,不能不讲信用,也就是说必须看完它.几年后的冯小刚借他的大片台词说出了我当时的心声: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她的不满也是事出有由,因为她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要花上一万二千字讲述女主人公从楼道里爬行到天台的过程?以她对文字与路程的换算方式,这些字数足够这个女人从南美洲出发最后跨过柏林墙越过东德进入加勒比海游泳......
我只有简明扼要告诉她:这你就不懂了,现在流行"意识流".现代派女作家中杰出代表伍尔夫曾花了十万字描写一个女上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不信你自已从书架上查阅.
当然,流行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后我给了她十块钱.至今她也没补找零头给我.后来听说她狂得不行,跟排行第五的妹妹伙同起来私下订规矩:
但凡阅读张书林那种以意识流为主要手法的小说,另加钱五块.超过四万字后每千字一块钱起跳.
我除了在爸爸面前感叹他的宝贝小女儿们有做黑心出租车司机的潜质外,无话可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