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与阅读 (37)

作家出版社 1964年5月1版1印
32开
印量1万册
定价0.93元
【藏与读的断想】
我的书架上有多种唐代诗歌集,大都从书店购得。唯这册《唐代诗歌》是“捡”来的:记得大概在1972年前后,偶然进得一图书馆的书库,在积满灰尘的封存图书书堆里(那时,大部图书均被封存),发现了这册《唐代诗歌》,喜爱不舍,便偷偷把它带了回去。当时是不敢把它堂而皇之地放在自己书架上的,直到多年之后,它才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清康熙四十五年编定的《全唐诗》九百卷,曾收入二千二百多个诗人的作品,包括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长短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然而,这并不是完备的,在唐代历史上出现的诗人和作品决不止于此数。
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一个值得研究的想象,我们应该从促使它繁荣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人民生活、以及文学传统中去寻找原因。这个大课题应该由学者们来完成。但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似乎也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如此,可帮助我们加深对唐诗的理解。我对唐代诗歌的发展、繁荣、绵延状况的了解,大都从这册书中获得。
几乎每个中国人的诗歌启蒙都是由唐诗开始的。我自然不例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床前明月光”、“野火烧不尽”、“日照香炉生紫烟”等唐人诗句便萦绕在耳旁。
我的最初的诗歌习作,也是模仿唐诗的样子写出的。当然,那些东西谈不上平仄、格律,只不过七字或五字一行罢了。现在想来,当初也真算是大胆,或是谓之不知天高地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