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市场解读 |
http://images.shichai.cnfol.com/ueditor/201811/23/1542963746314141.png
周五收盘又让股民失望纠结了,上证指数最终收盘2579.48点,下跌65.95点,跌幅2.49%,成交额1500亿元,这个跌幅仅小于10月18日下跌2.94%,当天收盘2486点,是本轮最低收盘,也是仅有一次跌破2500点以下收盘。
麦氏理论归类达跌幅1.618~2.618%属于“中长黑”,超过2.618~5%是“长黑”,超过5%跌幅是“长黑重挫”大跌,10月11日跌幅5.22%就是这样长黑重挫特征,这一天的下跌是因为欧美股市大跌,A股未能跟涨却始终都会跟跌,足以说明A股市场的脆弱不堪。说到底还是因为A股市场本质问题,这个状况究竟要如何改变?我的研究:市场信心是最大因素,目前市场缺乏信心,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再度下跌。
比对10月10~11日两天的跳空缺口,关键是10日收盘2725点。我的统计归类收盘才是重要关键,上证指数未能突破10月10日2725点,跟10月8日当天长黑3.72%是有直接关联。这个点位都未能稳妥翻越时,说明缺口根本没有能力突破越过,只要时间拉长多方还是会功败垂成,最后会再度回测下跌,关键还是横向周期的时间整理,一般状况需要跨过40天周期后才会逐步明朗。
10月11日跳空下跌至今运行32天,周五再度破位下跌,说明横向修复整理失败,多方再度退守。它牵动主导下跌在10月8日的跳空缺口“加速加重加大掼压”有关,所以含盖这一天共运行35天。
从趋势形态研判,在9月28日当天拉高收盘后,多方实际上已构成明显优势,而且指数越过60日均线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视为有利的突破与转变,尤其是9月17日出现最低869.6亿元成交额后,隔天增量而涨持续8天,说明多方确实因为10及20日均额量降低到1080亿元以下后获得压缩量见底的反击,这一切状况都是有利于多方,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成交量换手率还不够,经不起等候也承受不了风险的冲击,所以在休市期间国外股市下跌造成A股开市后直接下跌,将原来的稍微反击的基础全部给破坏。
从增量累积启动测算,9月18日增量最起码必须维持20天周期的稳定增量,同时必须出现明显的均量线上扬。在低位底部量确认后,确实从10~20~40日均额量及均数量都出现明显的扩增,即使10月11~18日共计6天的压低,多方也没有因为破位下跌后继续补跌,反而在10月19日大肆反击拔高,隔天再涨收盘2654点,已经回到10月11日开盘2643点之上,同时也回到9月17日上一个最低收盘2651点的颈线压力区域,说明多方的反击确实已经展开。
从第一个周期累积增量满足20天后再到后来第二轮的20天,尤其是第二轮增量是从10月19日开始,到11月15日满足20天周期后,多方已经明显造就低位周期的蓄势蓄量到增量、扩量到滚量的优势,说明筹码确实造就有利的锁定,同时放量上涨的架势与态势极为明显。
任何初期稳定修复到拉高上涨的阶段,都会有“不耐久盘”特征,从日K线横向周期区域形态整理,多方横跨从10月11日之后的20~30天并未能确定明显优势,在11月21日满足30天后反而跌回20日均线,说明反击拉高后横向周期跨距太长,造成鞭长莫及的遗憾,导致进一步的弱化,才有后来两天的下跌。
反应在60KD指标在周四向下交叉后,到周五又出现10~20MACD向下交叉,造成“同步死叉”的形态,也有进一步再压低的动向。关键是20日均线未能翻越40日均线形成“第3圈”的有力支撑,使到多方跌破20日均线后造成进一步的弱化破坏后,产生进一步杀跌的演变,才会有周五加重下跌的影响。
显示这个阶段炒作者在进行“自我操作风险释放”,规避风险操作造成进一步压低,关键是这个阶段本栏将它称为“暴冲、暴炒、暴涨”的“三暴”个股如市北高新(600604)直接开出跌停,龙头指标股一旦偃旗息鼓自然会造成其它同类型暴炒股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民丰特纸(600235)、华控赛格(000068)、鲁信创投(600783)、新华传媒(600825)、朗新科技(300682)、拓中股份(002346)都纷纷重挫跌停,加上之前的弘业股份(600128)恒立实业(000622)、亚振家居(603389)也都全倒,显示炒作过头在“我不管了”的情况下,多方还是有所顾忌,不敢造次,才形成全面崩塌的现象。
周五87个板块竟然没有一个板块上涨,跌幅超过4%以上的板块有34个,确实跌得太多有点离谱,这是周五大跌的主因,多方完全没有护守反击能力,一路挨打,麦氏理论【三点一项】解读谈到最低点会落在最后15分钟,“即使不是收在最低点也会以近低点作收”,该跌的还是要跌,跌得深才会反弹得更快,越是“大跌大量才能止跌”,尤其是“第二及第三个小时增量大于第一个小时”就会更确认盘中的反转后上涨,预计下周二以后将会出现类似状况出现,务必注意这个特征与机会的到来。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