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使再压低创新低都会急速反击拔高

(2018-06-04 16:39:10)
分类: 市场解读


上周二晚上近11点时分手机收到信息:“白宫突然宣布将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看到这个消息时心头为之一震,糟糕!好不容易稍微稳定的A股又将受到冲击,恐怕隔日股市又将遭受重挫打击。果然上周三A股出现2.53%跌幅,下跌79.20点,收盘3041点。

这一天之前针对均线“第3圈”的形态,本栏谈到“三级跌势”没有改变以前,即未出现“第4圈”之前仍会有再度回测下方支撑的动作,因为“第3圈”完成所以会跌破最低收盘点,但不一定会跌破最低点。这一次是的最低点跌破了,是小数点跌破,算不算跌破呢?也算吧!因为确实是再创新低点,而且再度构成所有均线体系再度转弱,此时必须注意再跌破40日均线后的时间周期演变。

针对20日均线推导测算,跌破月线5天后或进入“扣高而助跌”特征,它自然会拐头助跌,这个趋势的自然演变本身属于市场供需形成的规律条件,因此从5月25日跌破20日均线到上周四,5月31日上证指数上涨但仍在20日均线之下,在“对比扣减价”后再次下跌,只要指数在20日均线它就会持续的下跌,这是趋势自然演变的倾向,无法改变。

关键是“四级跌势”的方向性没有改变,回到60日均线解读,“三级跌势”会持续再压低,多方除了采取“以量破价”之外完全无法期待还有其它方式可以改变这个阶段的弱势。可惜上周没有看到明显增量倾向,到上周五缩量低于20日均额线后,周一再度缩量,成交额只有1547亿元,又再度造成量压扩大。

从2月12日至今72个交易日持续不断的缩量再缩量,始终未见明显的增量,说明这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场外增量资金”进场,资金不足是最大隐忧。

何时可以出现大幅度增量呢?本栏认为从市场自然循环规律观察比较,持续拉长时间周期压缩的成交量,超过60天后还在持续缩量,再压缩的缩量程度会回归到市场的“基准量”或“基础量”,即市场本身自然运行运作的最低量能水平,再缩量也就这个水平,有没有可能再度萎缩降低,低到更低的成交额呢?不能简单用俱体金额说明缩量的金额,但可以从过去两到三年来的量潮演变,及成交量滚动换手率特征加以解读,可以看出缩量的最低水平程度。

以2016年1月27日最低收盘2735点为例,但是区域低位水平量,采取20日均额比较为1838亿元。第二次更低金额在2016年5月30日1459亿元,以此金额作为最低成交额测算,显然目前的1743亿元比后者高但比前者低。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这一次的横向周期长达72天,平均值3161点,比前面周期为高。

就指数高低位比较确实有再压低的空间,但从时间周期的扩延程度观察,超过三个月周期的时间已经是过去绝无仅有的现象,不管从那个条件比较都有持续横向夯实支撑的明显现象,但困难在于是否“底部”垫高呢?在没有拉起来之前都不能简单认定“低位确认”,因为任何时刻都可以“低还要更低”,“低还可以更低”,没有最低点,只有更低点。

这一次会不会呢?在没有拉起来之前都可能会有更低点,也可以在拉起来后没有更低点。到底哪一个点位才是更低点呢?没有任何一个特征可以认定与解读确认低点的完成。麦氏理论“时间周期”、“量缩比率”、“横向对比”三个条件论述,可以确认低位量但一而再的横向扩底一样可以出现,持续的压缩再压缩动作可以持续演变,直到改变为止。

在没有扭转改变走出低位底部特征之前,都不能简单认定就是底部。所谓“底部”是走出来才是“底”,没有走出来之前都是猜想。本栏认为:采取20KD对比20日均线解读,必须在未来2天内立即拉高回到20日均线3149点之上。

从对称与对应的区域形态特征观察,本栏认为应该会有“一根带大量长红大涨的日K线异军突起”,直接越过5月22日收盘3214点,甚至于直接回补缺口3263点,这样才可以回归原来修复后的反击优势,没有其它,拭目以待。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