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伟大盘股票均量线麦氏理论 |
分类: 财经要闻 |
http://s2.caigengtan.com//media/media/2017/05/1211-yho7s4zn.png?imageView2/2/w/600
作者:陈少川
从盘面的演绎变化观察,价格的因素一定是最吸引眼球的主要关键,所以股票价格的变动才是股民最关心的因素,所以价格的推演应用才是重中之重,但价格背后的因素在成交量,成交量解读一定是筹码的沉淀锁定有直接关联,实际上就是资金投入有关。资金水位的大小决定了股价涨跌幅影响,所以会有“力度、高度及强度”之分。
量潮的增减是力度的体现,例如周五盘势看起来似乎闻到,指数是突破5日均线,但采取如此短期的平均值解读,实际上并不能准确说明盘面的特征,更大周期在10及20日均线的影响,目前的下杀破坏程度还是极为明显。显然,没有“力度”的涨势,指数不可能会有“高度”,没有力度也没有高度,就不可能会有“强度”,难以上涨。
周五(5月12日)盘面特征解读:
采取价格的强势拉抬确实可以立马吸引眼球,但如果没有后续持续不断的资金供应,价格上涨会不够踏实,必须量与价积极的配合后才可以形成完整有效的上攻,以周五开盘后强势拉抬保险及银行板块的作法,确实可以立马吸引眼球关注,尤其是强势拉抬少数几只个股为攻坚目标,但整体大盘的资金量却明显不足,涨个股不涨指数。
光靠拉抬单一板块及单一个股可以让市场惊羡,但最后都是昙花一现、镜花水月,终究难以成就整体大局,还是功亏一篑。只有众志成城积极投入大量资金滚动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扭转反击,所以需要“以量破价”来成就大局,显然周五的盘面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势,偏于一隅的操作只能求得偏安的效果而已,无法改变颓势,难起作用。
周五(5月12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市场对盘势的解读通常会因为跌多了就会认定跌深,麦氏理论认为所谓“跌深”一定要放在均线趋势的解读上应用,例如跌破20日均线超过20天,确实会造成20日均线两个倾向,一是持续20天后跌势跌幅趋缓,二是因为持续下跌造成更大破坏所以会在延续下跌。主要关键在于持续下跌后的进入40~60天周期的延续,即使再下跌也会进入疲态。
疲态是最明显的“不想跌”、“跌不了”、“不再跌”,但心理因素在于“麻痹”了。因为对跌势无奈,所以最后只有两手一摊,认栽啦!正因为认栽,所以开始陷入跌深后的稳定修复,此时针对20KD辨别跌势可以采用“跌破10°后的演变”,上证指数周三20K只降低到7.593,D只12.429,周四分别在10.727及11.862,二度下跌的演变。
确实进入10°以下的低位周期运行,时间达到20日均线的20天所以有明显的跌深。我的关键应用与解读条件如此,并非用目测观察是否跌深,更不是一看到KD指标跌到20°以下就认为是钝化或跌深,这样简单解读无法完整说明指标的关联性与意义作用,当然容易错用指标操作。配合周K线12KD解读,准确度更高,完整性更强。
周五(5月12日)三点一项推导判断:
人气倾向弱化,仅剩板块动向有明显对抗性,但仅仅是对抗,并非可以起到绝对十足的扭转改变,其中最大败笔在于资金动能不足或偏低,很难期待与想像多方可以从容的拉抬单一板块而扭转改变整体颓势。从开盘的三个点解读,确实多方有可能采取出乎预料之外的瞬间拔高炒作动作,但这个现象只能维持一时,难以持久。
结论是:“初步跌深反弹修整,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