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伟大盘股票均量线麦氏理论 |
分类: 财经要闻 |
作者:陈少川
市场通常采用“交投热络”或“交易清淡”解读盘面的交易状况,显然周四的盘面属于后者,说明临近年度收官最后第二个交易日,市场反应冷淡,交易频率不高,所以交易金额与手数也会同样降低。清淡也只是一般交易频率偏低而已,可惜周四状况可以认定为“从清淡到低迷”,说明市场因为找不到方向所以陷入裹足不前状态。
这样的特征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因为低迷所以会陷入持续压低的演绎走势,究竟要低迷多久?很多时候确实找不到可以依据的解读基础,也只能归咎于临近收官市场保守应对,不愿意进场操作,所以成交量急缩;其次是,在回调修复中的低迷是等待市场氛围转变,从“不确定到确定”后再发力。必须要有指标股发力,才能扭转局面。
周四(12月29日)盘面特征解读:
最后两天的收官,盘面竟然如此低迷,原来周一由东方航空发力拉高,其后还有中国联通、中国船舶及广深铁路的配合,加上两桶油后,指数出现强势的反击拉高,尤其是在压低跌破120日均线来到3068点后,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都可以反扑,为何接下来的三天反而如此薄弱?显然市场的交易氛围收到假期的影响啦!
如此低迷的氛围会进一步促使下跌吗?如果从交易的频率解读,确实也不容易下杀,即使出现瞬间某一些失望性卖盘杀出,也不见得会跌得很深,因为下跌空间实际上已经被有效的力守,回到2016年10月18日收盘3083点本身就俱有“再回探起涨点”的特征,所以当然会有稳定修复后的试图对抗演出。
周四(12月29日)麦氏理论量潮技术面分析:
从12月2日下跌以来至今运行19个交易日,麦氏理论时间周期规律解读,它本身就俱有一定时间周期后的反击条件,所以这个区域酝酿必要的反击是存在的,指数在目前如此低迷的氛围下很难激发市场做多的意愿与共识,所以才有进一步削弱盘面特征的状况。均量线及均价线的下跌倾向还是会有所制约,此时只有等待时间确认后的改变。
量潮的压缩比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研判准则,在沪市偏向上升量潮所以回调修复缩量还有再度拉高的优势,这是最重要的基础。深市的中小板及创业板依然呈现弱化后的缩量下跌,一时找不到可以反击的理由依据,最好的条件只剩下“技术指标低位助涨”,但必须要先拉起来回到周一收盘3122点之上后才有进一步优势的发挥。
周四(12月29日)三点一项推导判断:
“人气倾向与板块动向”会在压缩到低位后瞬间反转,可以称为“猪羊变色”,明明看起来实在不好,偏偏转个弯变成“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个退与一个进的差异,及在低迷量持续一段时间后也可以瞬间由某一个板块或一只重量级个股高高提起而形成的有利的反击涨势。
今天会不会呢?还没有迹象显示,所以不能据此论断,但从时间周期结构来说的确符合这个基础,只是显性的特征并没有看出反击拉高动作,只有从隐性特征观察注意随时的变数改变,就如周一瞬间从低位拔高后构成众志成城的拉抬,最后翻红上涨。只有这一个方式可以解救目前的盘面,需要时间酝酿。
结论是:“时间到了静观其变,指标助涨酝酿反击”。
http://s2.caigengtan.com//media/media/2016/12/2911-b6u8cti9.png?imageView2/2/w/600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