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伟大盘股票均量线麦氏理论 |
分类: 财经要闻 |
作者:陈少川
在我的分析中最不愿意看到两极分化的演绎走势,偏偏从3月4日已经开始这样的特征,当时从银行指数的强势拉高时,已经注意到这样的状况演变,从3月11日以后,不断强调量潮已经“由空翻多”而且特别强调“大盘股、权值权重股”将领军上涨,尽管当时盘面实在看不出任何特征,但每一次到了关键阶段都会出现瞬间把高指数的演绎。
3月17日就是由银行、保险及证券三大板块发动,再到4月20日下跌时,还是它们在护守,尽管5月6,9日的下跌,我一再坚持量潮上涨的优势,一再强调三大板块主导的特征,一再强调指数不会跌。后来连续15天的横向运行,回头监视,还真的如此,可惜多数人只看到下跌,只看到中小板与创业板,所以错过了大盘股。
5月31日发动是最明显的主动拔高的走势特征,正好从3月4日走到第61天。这样的操作手法代表什么呢?政策已经进入绝对控盘的阶段,已经到了予取予求的阶段,在重要的关键阶段政策就会出来拉抬指数,这个概念是我一直强调的说法,经过半年时间,结果还是一样。你可以不接受,但如今走出来的格局,沪强深弱,极为明显。
一定要注意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补跌,其中创业板最糟糕,随时都会再度的下跌破底创新低,尤其是它的弱化程度难以想像,此时的任何缩量就是不愿意承接的象征,而且换手频率如此高,此时的筹码犹如烫手山芋,要丢给谁?谁来接手麽?这一刻证明我的观点正确,但在没有出现这样的走势以前,有几个人可以看得懂呢?
从6月14日缩量回调后持续缩量到周三满足20天,周四出现权值权重股的强势拉抬,在我的量潮统计中这是必然的演绎倾向,也是最好的明证,说明量潮才是一切的根據与判断标准。最重要是回调缩量时间周期到了,完成了,也意谓没有再大的压缩量发生,多方也可以从这里开始反击,而且可以稳定的发力推升。
周四谈“双保险指标”解读,分析如下:
1、这个阶段20KD分析必须将沪深两市分开解读,深市又必须将中小板与创业板分开,其中创业板的弱化程度会让市场看了目瞪口呆,因为它跌破60日均线后再度下跌形成弱化走势后,多方的交战已经明朗,此时弱化程度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补跌,所以它的20KD会跌破20°以下,与上证指数的形态状况是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最大的差异解读;
2、一定要记得!当MACD形成交叉后,它绝对不是简单的交叉形态而已,它说明的是趋势的演绎与改变,所以必须比较20、40到60日均线的趋势关系,只要这三条均线没有下跌,MACD的向上交叉才算是有效的稳定优势,这部份在沪市极为明显,但深市确实正好倒转,两个状况完全不同的解读模式,不能以为一体适用,而是必须分别别类解读,其中最大差异在于40~60日均线的稳定支撑有关。
从周一到三连续三个交易都是没有明显的卖出盘所以最后导致多方可以稳定拔高而涨,要解答的是卖出盘跑去那里?如何才会引发卖盘的释放?这一点极为关键。终于,周四,强势拉高指数,形成大盘股、权值权重股拉高,但人气股完全退却造成反向的杀跌,到10点30分看到下跌家数远远超过上涨,加上板块只剩下银行、保险、证券多元金融的强势,或许可以加上酿酒,这样的特征可以让指数稳定在高位吗?可以维持多久呢?当下跌板块跌幅1%扩大到20个以上时,后续的杀跌倾向偏离如此明显,如何才可以维持稳定的走高呢?这是周四最大的影响与变数,务必关注!
结论是:“回探测试两个月线,压低在走高更健康”。
http://s2.caigengtan.com//media/media/2016/08/1111-4ij8306g.png?imageView2/2/w/600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