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硕观市】关于20日周期变化

标签:
股票财耕谈成交量麦氏理论 |
低开后的震荡回升,恰如我们在上周所阐述的变动格局。低开是源于对量能缩减下所面临的结构性压力的反应,而之所以还具有回升的条件则是在于短多优势尚存,并不会因为低开就改变了20日周期的涨势,从而形成的短多交易行为。
而且就本周而言,周三之前都是扣减低于2000亿元以下的较低量能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会造成20日均量线下跌的,所以就算连日来呈现缩量势态,也不会产生对20日均量线转跌的预期,只是这个时间延长后就会面临这个问题。
同时,20日均价线的上涨也不会受到影响,至少本周都还可以保持20日均价线的上行。如此在量能和价格上的短多格局奠定了缩量压低所必然的回升行为,只是如此并不会改变仍然存在于对更长周期跌势延续的担忧。
所以关键问题其实不在于压低能够再回升,而是在于就算如此也改变不了60日周期的跌势行为,那么长时间的横向盘整,只会逐步消耗掉短多优势,这显然从自然演变的格局发展而言,就是一个不利的预期。
根据时间关系的推演,以当前横向扩展,下周就会促使20日周期面临着相对的高量和高价区域扣减,这个情况在本周得不到改善,那么常常来说会有提前的反应,越是临近周K线收盘这个可能性越高。
而对于此轮反弹行情,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于创业板市场的赚钱效应,但就创业板指数的发展而言,显然已经面临着24周均价线的制约,而且未来5周内都不容易改变这一结构,且短期内都是加速下行,这无疑会是构成极大的压制力,甚至转而助跌。
为此,那么就算我们近日阐述市场大震荡的必然之中,所蕴藏的低买高卖的操作机会,但随着时间发展,短多优势一旦消失,那么更长周期跌势的延续发展,就会引发多周期的同步下跌,从而对操作构成不利,甚至产生阴跌的发展。
当然,这个说法不代表必然,只是就格局上来看,在没有产生有效的推升格局以改变这一可能情况之前,显然还是要有所防范的。
所以,从操作的角度而言,在20日周期继续保持涨势之前,当可继续进行低买高卖的波段交易,但若更长周期跌势延续下再度促使20日周期转跌,那么就可以选择退一步观望,以待更佳的时机再参与。
总之,本周而言,仍可低买高卖,但不必恋战,见好先收,步步为营。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