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争夺利弊参半 正向得分负向退守

标签:
股票现货白银财耕谈大势研判麦氏理论 |
分类: 财经要闻 |
4941点向上提升突破
周三盘面交投感觉似乎并不热络,但成交金额却达到10102亿元并不小,多空之间动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金在高低120点幅度里头争夺,经过10点半达到高点,11点后压低,瞬间的变化波动不小,但并没有浇熄市场做多的积极性,反而在低位经过一个小时修复后,多方再度在板块力度上发挥支撑作用,虽然人气上略显不足但还是将盘面给撑起来,虽然没有造就一波有效的反击,就表现而已是可圈可点。
如何解读这样的走势倾向呢?创业板是创新高逼近4000点高度作收,中小板指数下跌作收,最关键还是大盘权值股与权重股没有稍微表态,所以暂时未见明显拉抬指数动作,形成在相对高位区域争夺。以沪指而言接近上周四的4941点前的拉锯,通常会有二种可能倾向:
一是突破越过4941点的走势,它可以先涨上去后再回调测试支撑,然后再度拔高进入另一段涨势的有利条件继续再推升,当然也可以根本不回头后一路挺进走高。到底那一种状况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看市场整体资金量能表现为准,本栏观点认为,不管是主动性发动上攻,或是以守代攻方式突破创新高,都需要积极的资金推动配合,是否还有更多新资金进场发动涨势呢?目前不宜过度乐观。
二是以4941点为暂时平台压力进行观察震荡修复,试图化解原来潜在的卖压后再进一步向上突破走高。可以以退为进的方式先回测10日均价线的支撑后再发动,也可以进行狭幅区域内的短暂游走后再发动。或是来一次“假摔”式的“先跌后涨”,形成高位区域的诱出筹码后再拔高。采取那一种方式不仅需要资金筹码的配合,最重要是全体人气倾向的关键循环,同时加上板块效应,每一轮板块的滚动都有其一定的关联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栏最关注的重心还是放在成交量,成交量的演变会集中在中短周期的优势运行,其中来自于40日均量线的高度基础最为关键。40天累积成交金额34.0277万亿元,大于流通市值33.8474亿元,说明40天周期内的演变已经足以构筑一定的阻碍,40日均量线8510亿元形成的高位区域,再过7个交易日将进入高峰值,会有一定的高度特征形成,必须多留意。
看准局势不宜押注
中短周期的量潮趋势如此明确,说明最应该关注的是中短周期内资金滚动与积极换手之间的差异演变,第一个高度在于10日均量线,周三来到10216.99亿元,说明第二个短周期的高度量即将出现,跟上一个9345亿元的高度差异在那里?会有那些潜在的变数?需要注意那些问题?这些将会从周四开始呈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