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金流向不利深市,开始分化趋强避弱。

(2014-11-18 10:27:14)
标签:

股票

财耕谈

大势研判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沪港通从提出来造成对市场的震撼,然后进行如半年多周期的准备,到原来确定了时间表却延后,再到突然间的立即实施,看起来似乎过程中有所变化,实际上还是按部就班的在进行,只是从大肆讨论到暂时熄火,虽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脉络可循,但从运作上还是有其时间的必要与急迫性,至于周一开始启动,总有不同的观点声音,是否沪港通会因为启动后“见光死”呢?

从发展思路角度看沪港通,开了这个口当然是停不了,不管过程中会有任何的插曲都不会改变这个思路的推动,它有别于过去提出的“港股直通车”,对A股来说沪市更俱有代表性,所以先启动沪市的“沪股通”,直接提到香港国际市场进行交易买卖,真正让A股国际化与国际接轨,这是必须的动作。通过周一沪港通最后的交易效果来看,A股还是俱有一定的吸引力。

要继续观察周二之后回归常态后的交易状况才可以真正看出沪港通的影响,尤其是后市资金的流向,到底在香港人民币存量资金会有何种反应?尤其是对A股市场的观感会不会随着沪港通的改变而改变呢?这一点更应该要多注意!同时留意未来国际盘的变动对A股的影响,从香港传导到A股的影响,例如沪港通的买入金额达到一定比率后,卖出的限制一样有额度,会有如何的影响呢?到时候产生的心理影响会更大于是指的冲击。

对本栏来说最关注的一定是成交量的演变,最关心的是整体市场的资金分配,其中来自于场内与场外资金的流进与流出更为重要,即增量资金的投入是市场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一点才是量潮分析的重点,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

1、根据本栏采用“麦氏理论”的统计后发现,最重要的量潮趋向都会反映在20日均量线上,即从20日均量线的“扣减”关系与日成交额的大小,可以观察到未来5~8天的趋向。对个人投资而已,只要20秒就可以出清所有持股,所以5~8天的趋势已经足够操作应用。每一次都是20天周期的观察与判断,足够进行任何一次的操作。以此观察沪市的20天周期还是属于明显涨势,但深市的动向的确有变数,中小板与创业板综指的均量线明显下跌,上涨的可能性降低,务必要注意这个动向转变;

2、以长周期的量潮比对长周期的价格趋向,同时采用五条均量线及均价线进行趋势的判断,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市场判断的一个基础,以此判断属于“多头格局”的量与价趋势,然后进行多头观点的判断与应用,只要上涨趋势延续那么随时都应该在回调缩量时进行低位承接,尤其是缩量低于120日均量线时,承兑长周期的操作策略拟定更应该如此。

从周二开盘后的涨跌家数比较,很明显出现多空拉锯特征,这个现象不适合整体盘势的启动,所以今天将会偏向个股的强势突破表现特征而已,其他没有。日成交额明显的萎缩降低,对深市来说将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影响很大,一定要注意资金撤离后的转变,此时的中小板与创业板综指会如同“雪上加霜”。正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沪市的个股强出头,这一点是明显的倾向与演变,多留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