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耕谈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迎接沪港通的启动,A股迎来新的一样,一个崭新的开始,互通有无,正式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根据来自于券商的观点看法,基本上都倾向重大利好的层面解读今日的盘面,到底是不是利好呢?以沪市上证50与180来说肯定是利好,但利好是长期的走势优势,不代表短期内必然会大涨特涨,要回到基本的趋势观点看问题,不能只是跟随市场起伏,更需要做好自己的操作策略与安排,尤其是沪港通开通后,市场的操作风险也会放大,A股市场受到国际炒家的炒作也会更明显。
从周一开盘后的盘面表现,市场会更加关注有关沪港通之间个股的强弱势,但本栏更在乎原来市场的特征,例如开盘后的涨跌板块状况,例如铁路运输与汽车制造目前涨幅最大,分别有3.38%与2.38%,其他超过1%的涨幅只有4个板块,说明即使真有沪港通的影响,但真正产生大面积的影响还是极其有限。反而跌幅排行榜中的板块如航空运输与牧鱼及船舶制造反而是下跌,其中航空运输中的东方航空下跌8.82%最大,说明不能简单看到利好一面。
不管如何判断最终都要回归到资金的层面解读,例如沪股通每日的资金额度只有130亿元,港股通设定在105亿元额度,要关注每日的额度到底用多少时间用完?是港股通先用完额度呢?还是沪股通先用完?市场普遍认为港股通额度会比沪股通快一些,即资金流出的状况会比流入快,主要是香港的投资者较为理性,内地资金流向香港的惯性思维还是比较大。何时用完全部额度?这个更可以看出沪股通受欢迎的程度,这个更需要关注。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还是要回到盘面解读,指数有两个筹码要关注:
1、不管是不是沪股通,从9月16日开始已经出现明显的资金转向现象,从原来偏重在深市,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的热度减弱,明显看出资金转入沪市,其中从10月29日以后的状况更为明显,说明资金选择转向更要多留意。即使是深市,权值板块还是更被关注,说明也只是中小板与创业板两个市场的改变而已;
2、沪港通启动后是否会引入更多投机炒作的动作呢?尤其是T+0启动的话,当然冲销的操作模式会引发市场何种变化?操作技巧与操作风险的提高是市场生态改变的必然状况,如何应运这样的变数?是否更需要深入学习与提升自己的投资教育,这一点更需要大家关注。如果都不改变,是否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呢?其实也都一样,差异不大。
从开盘后的市场人气倾向解读,显然多空之间形成拉锯与交战的特征非常明显,说明多空之间的争夺与纠缠拉锯非常明显,一时还难以认定胜负,也说明市场还是会更多关注市场操作风险,即市场操作风险如何释放与适应?关注的程度更高,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注意沪港通150亿元与105亿元何时用完额度?如果第一天就用完,不是市场的需求及兴奋迎接沪港通的开启,倘若连第一天都没有用完,表示也只是一个生态变化,多一个投资选择而已,还是要回归市场本身解读。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迎接沪港通的启动,A股迎来新的一样,一个崭新的开始,互通有无,正式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根据来自于券商的观点看法,基本上都倾向重大利好的层面解读今日的盘面,到底是不是利好呢?以沪市上证50与180来说肯定是利好,但利好是长期的走势优势,不代表短期内必然会大涨特涨,要回到基本的趋势观点看问题,不能只是跟随市场起伏,更需要做好自己的操作策略与安排,尤其是沪港通开通后,市场的操作风险也会放大,A股市场受到国际炒家的炒作也会更明显。
从周一开盘后的盘面表现,市场会更加关注有关沪港通之间个股的强弱势,但本栏更在乎原来市场的特征,例如开盘后的涨跌板块状况,例如铁路运输与汽车制造目前涨幅最大,分别有3.38%与2.38%,其他超过1%的涨幅只有4个板块,说明即使真有沪港通的影响,但真正产生大面积的影响还是极其有限。反而跌幅排行榜中的板块如航空运输与牧鱼及船舶制造反而是下跌,其中航空运输中的东方航空下跌8.82%最大,说明不能简单看到利好一面。
不管如何判断最终都要回归到资金的层面解读,例如沪股通每日的资金额度只有130亿元,港股通设定在105亿元额度,要关注每日的额度到底用多少时间用完?是港股通先用完额度呢?还是沪股通先用完?市场普遍认为港股通额度会比沪股通快一些,即资金流出的状况会比流入快,主要是香港的投资者较为理性,内地资金流向香港的惯性思维还是比较大。何时用完全部额度?这个更可以看出沪股通受欢迎的程度,这个更需要关注。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还是要回到盘面解读,指数有两个筹码要关注:
1、不管是不是沪股通,从9月16日开始已经出现明显的资金转向现象,从原来偏重在深市,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的热度减弱,明显看出资金转入沪市,其中从10月29日以后的状况更为明显,说明资金选择转向更要多留意。即使是深市,权值板块还是更被关注,说明也只是中小板与创业板两个市场的改变而已;
2、沪港通启动后是否会引入更多投机炒作的动作呢?尤其是T+0启动的话,当然冲销的操作模式会引发市场何种变化?操作技巧与操作风险的提高是市场生态改变的必然状况,如何应运这样的变数?是否更需要深入学习与提升自己的投资教育,这一点更需要大家关注。如果都不改变,是否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呢?其实也都一样,差异不大。
从开盘后的市场人气倾向解读,显然多空之间形成拉锯与交战的特征非常明显,说明多空之间的争夺与纠缠拉锯非常明显,一时还难以认定胜负,也说明市场还是会更多关注市场操作风险,即市场操作风险如何释放与适应?关注的程度更高,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注意沪港通150亿元与105亿元何时用完额度?如果第一天就用完,不是市场的需求及兴奋迎接沪港通的开启,倘若连第一天都没有用完,表示也只是一个生态变化,多一个投资选择而已,还是要回归市场本身解读。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后一篇:多方优势得天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