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稳定重回2226点站稳后再上攻。

(2014-09-01 10:38:41)
标签:

股票

财耕谈

大势研判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进入关键的一周,本周将是测试上周连续三天缩量最重要的一周,这一周会有什么特殊状况发生吗?如果从A股市场本身的涨势观察,并没有任何足以促使A股下跌的重大因素,所以不会有瞬间嘎然而止的不涨状况出现才对。今天是9月份开盘的第一天,是第三季最后一个月的变化,通常这个月是为了第四季度做准备,这个月要面对两个节日影响,一个是中秋节效应,其次是10月国庆长假效应,最终结果如何?可以从今天看到市场的动向。

本栏在谈到市场状况演变时一定会谈到“参与群体”的动向,到底如何解读参与群体?每一个都是参与群体,在不同参与群体之间会有不同的背景、基础、条件、学经历、能力与想法要求等等不同情况,如何做到细化、细分又可以完整解答这些群体的基本状况,林林总总,很难简单的明说。

就如市场最习惯说的“主力”,到底指的是什么?单就这个问题几乎已经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大家可以认同的概念,唯一可以被认可的是“主力”可以影响股价,重点是:他如何影响股价?他在那里?这个他是单一个人?还是很多个他组成?或是这个他只是一个意象,一个描述,实际上谁都不知道谁是谁?是确有其人,却云深不知处,还是根本没有这个人,但总有所影响?谁知道呢?

解读主力都已经如此辛苦,又如何解读市场参与群体呢?不归类无法分析,如果要讨论就必须归类,大致上也只能归类为五种,信投机构法人(公私募基金等)、公司派与市场派(含游资与热钱)、中大实户、散户及其他。这是本栏的分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分类,只要可以论证期指过程而且可以贴近盘面事实,基本上已经可以被认可与接受,所以如何分配不是最重要,如何有效应用才是关键。

周一通常开盘后要注意涨跌家数变化进行观察与比较,这样才可以更完整解读周一盘势的变化,不宜过早急于认定,只要顺势观察大致上可以很好掌握其中的演变,如此也是一次很重要的观察,不过最终要回归到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解读,这样会更为完整务实,基本观察如下:

1、    上周形成连续三天缩量,接下来是继续缩量呢?还是要开始增量?通常即使再缩量不会持续5天,如果真的超过5天说明区域缩量发生,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场外增量资金的投入,接下来将是多方进入较长周期的修复,时间拉长继续整理,直到一定的时间周期后被市场认同才有新的趋势倾向的运行;

2、    价格趋势的影响观察均价线的演变,最俱有直接操作意义体现的条件在于20天周期的观察,其中上证指数如何克服20日均价线的压制呢?还是可以大举拔高后站稳在20日均价线,形成有利的修复后再度推升助涨创新高。对于深证综指来说,这部份的强势演绎将会更为明显,只要走出这样的格局气势,多方可以延续后面的再上涨。

到底多方要采用那一种方式推升股价再上涨呢?首先看涨跌家数的比较,尤其是周一在10点10分之前的多空拉锯交战,可以清楚看出多空之间的动向与倾向,此时才可以更稳妥的进行有利的判断。例如9点50分上涨家数来到620家,下跌家数降低到235家,说明今日实际卖压不重,沙地动作不大,此时有没有可能因为成功稳住不跌而构成有效的扭转改变呢?关键就在于稳定的推升,不在于瞬间的起伏与变化。

上涨趋势是明确的,缩量更确认筹码的锁定与稳定,涨势多方最好的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再发动上攻?从时间周期观察,本周三是最重要的关键时间,只要稳定了就会构成有利的再上涨,拭目以待。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