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130点推进,打开上方更高空间。
(2014-07-25 10:19:45)
标签:
财耕谈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周线收盘已经毫无悬念是红K线,而且是一根明显带大量长红上涨的有利形态,说明多方已经走出这个阶段突破的走势,而且这样的架势与来势汹汹的挺进,显然还有再度突破创新高的走势,尤其是当2097点的缺口回补之后拉高越过2101点,多方俱有再度推高到2130点以上作收的实力,至于周五要不要再度强势拔高呢?可以不急于这一周发动,下周再来也不迟。
最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与把握,本栏认为这个阶段发动其中以后,接下来只有一个操作模式,见强则买、见涨则追是最重要的操作选择方式,尤其是市场自身衍生出一股气势的推动形态,已经挡不住上涨,至少资金的投入已经很明显,有两个重点要注意:
1、
很明显的看到场外增量资金进场的动作,而且是直接垫高成本加码拉抬的操作手法,这是明显的外来资金的操作模式,因为急于建立基本仓位,所以不计较短期内的价格,最重要关键在于必须在短时间内急于抢进基本控筹的操作,这样就会形成逐步的拉高动作,使到盘面会构成见关不是关、见压不是压的特征,最关键是资金的推动,到底会如何推动?推动多高?时间多长?请不要过早预测与设限,顺其势让它涨就是;
2、
从2052点突破如果仅仅只是拉高到2130点,也就80点幅度,对于大资金来说绝非他们操作的目标,那么应该是多少的高度才是大资金进场以后的目标呢?太早预期目标本身就不正确,真正要注意的是盘面趋势的推动,比对4月10日2134点资金量的倾向,再看2月19日2142点的资金动向,几乎每一个点位的条件都有被突破的倾向,所以此时将高位推演到13年12月4日的2251点应该也不为过,如果以大资金的介入与操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间才有出脱或是获利的足够空间,否则大资金进场很难全身撤退。也可能大量资金介入不会只有这个短线的操作,很可能时间拉得更长,反应的是五年来的大底完成。
要注意市场的几个消息,一个是政策的宽松,尤其是中国版的QE,说明资金的投入是政策导入的主因,加上沪港通的启动,将有利与扩大A股市场的资金活水,但从近期外汇占款快速降低的信息,是否也跟这个有关呢?不妨朝这个角度继续观察,才可以看清楚市场的真正动向。
只上涨到2100点上方,周五开盘反而出现明显的上涨家数大于下跌的特征,说明越是上涨越有资金敢于买高,这个就形成了越涨越追高买进的涨势效应动向,深怕晚点买进会买到更高价位。更重要的是,因为市场属于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所以筹码被一再的吸筹锁定,真正留存在市场的筹码会逐步减少,而且越是上涨越会惜售,更因为惜售所以造就后面更大的涨势。
周五,多方的推升助涨,逐步的、渐进的形成优势再推升的动向,说明跌不下去呀!记得!此时不能简单用指标操作,不能以为超涨,不可以指标高位,甚至于指标背离,这些都是错误解读指标,尤其很多指标应用者习惯说的指标交叉更是错上加错,因为所有指标的优劣势改变在于成交量的推动,其他都不是。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周线收盘已经毫无悬念是红K线,而且是一根明显带大量长红上涨的有利形态,说明多方已经走出这个阶段突破的走势,而且这样的架势与来势汹汹的挺进,显然还有再度突破创新高的走势,尤其是当2097点的缺口回补之后拉高越过2101点,多方俱有再度推高到2130点以上作收的实力,至于周五要不要再度强势拔高呢?可以不急于这一周发动,下周再来也不迟。
最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与把握,本栏认为这个阶段发动其中以后,接下来只有一个操作模式,见强则买、见涨则追是最重要的操作选择方式,尤其是市场自身衍生出一股气势的推动形态,已经挡不住上涨,至少资金的投入已经很明显,有两个重点要注意:
1、
2、
要注意市场的几个消息,一个是政策的宽松,尤其是中国版的QE,说明资金的投入是政策导入的主因,加上沪港通的启动,将有利与扩大A股市场的资金活水,但从近期外汇占款快速降低的信息,是否也跟这个有关呢?不妨朝这个角度继续观察,才可以看清楚市场的真正动向。
只上涨到2100点上方,周五开盘反而出现明显的上涨家数大于下跌的特征,说明越是上涨越有资金敢于买高,这个就形成了越涨越追高买进的涨势效应动向,深怕晚点买进会买到更高价位。更重要的是,因为市场属于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所以筹码被一再的吸筹锁定,真正留存在市场的筹码会逐步减少,而且越是上涨越会惜售,更因为惜售所以造就后面更大的涨势。
周五,多方的推升助涨,逐步的、渐进的形成优势再推升的动向,说明跌不下去呀!记得!此时不能简单用指标操作,不能以为超涨,不可以指标高位,甚至于指标背离,这些都是错误解读指标,尤其很多指标应用者习惯说的指标交叉更是错上加错,因为所有指标的优劣势改变在于成交量的推动,其他都不是。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