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度修复2000点上方区域结构

(2014-06-20 09:57:28)
标签:

股票

财耕谈

大势研判

曹伟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股票市场可不可以分析?当然可以分析,关键在于分析结果的准予不准而已,所以不存在不能分析,而是如何贴近盘面的分析?如何分析得恰到好处?如何可以把握每一次的分析都可以准确无误?只要了解分析的本质与内涵就知道,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整无误的分析,因为不是仅仅分析量与价的变动,而是分析市场的投资心理倾向与情绪,不仅仅是分析全部问题,而且还要小的每一个个体心理的变数分析,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牵连甚广,太难啦!几乎做不到。

所以分析只能针对大的趋势条件说明,只能针对设定的基础条件说明,绝对不是针对全体、整体到细部的分析,这是不可能的任务。所有分析只是说明推演的过程,任何的推演不管它的合理与不合理,都可以进行分析。不管是专业的或是不专业的,都可以进行分析。每一个分析的基础与条件不同,难免得到的效果与效益也就不一样。

简单的说,分析股市的涨跌,最重要是最后应用的效果与效益,看到的效果很简单,要得到分析的效益,还要进一步解决各自的心理上的承担与负担问题。所以,针对股市可不可以分析问题,可以简单的用感觉感受去认定可不可以分析,也可以从专业基础上去论断可不可以分析,最关键在于事先讲解与解读股市的趋势倾向,而不是准确无误的涨跌,因此当谈到可不可以分析的时候,也正好可以看到对这个问题了解的程度与深度,如果没有这些认识却轻易的评述,反而凸显自己的不足。

股市可不可以分析其实不是问题,因为所有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或是参与证券市场游戏规则者,投资者、券商都在分析,每一天有多少看不完的报告,本身就是分析。所谓不能分析说的是最终的效果与效益,这个问题根本不必浪费时间试图解答,因为没有必要。但,市场还是有分析的需求与需要,所以还是要分析,最重要在于定义,本栏以为,只要进入市场操作就是技术分析,所以最终就必须回到市场的问题解答,因此技术分析才是分析根本。

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分析条件,所有分析会有关键分析,也有边缘分析;可以切中要害的分析,也可以是不着边际的分析;可以是大部头的分析,也可以是小细节分析,就看每一个人的需要。难免会有人习惯用波段分析,整理出道氏理论及衍生到后来的波浪理论,还有其他例如大家耳熟能详如江恩分析、酒田战法等等分析模式。麦氏理论是建立在量潮分析,所以会针对量潮的演变进行推演说明。

谈到量潮趋势时强调必须进入明显的增量、扩量、滚动量之后,才有带量突破上涨的发生,显然目前还没有达到稳定增量的基础,仅仅达到三个月周期的量潮水平,自然无法改变半年周期的量能基础,必须持续增量超过770亿元以上达到11天的区域周期,才有扭转改变的条件。但从5月21日拉高收在2024点以后发动的涨势,但周四跌回2013点作收,将这个阶段的涨势给破坏,是否还可以再度维持原来的涨势而上扬呢?

因为市场供需条件的改变,自然也会有新的变数产生,就看从哪个角度解读?本栏认为有四个角度可以进一步观察推演:

1、    持续放量、增量形成区域量构成有效的再换手,也会因为筹码重新释放而再度被有效锁定,也可以构成后面因为增量后的上涨,不能以为周四下跌收黑就不是多方已经完全失去主控的优势;

2、    120日均价线的压力尚未克服扭转,因为周四的压低造成所有均价线瞬间被压低,此时将陷入价格的出现修复与整理,尤其是均线趋势的排列组合需要重新修复找寻新的趋势方向,需要三到五天的观察;

3、    双保险指标中的20KD在周三因为跌破三天前的收盘价后构成向下交叉的形态导致周四再度下压,第三天后MACD也会向下交叉,此时造成的对多方极为不利的操作压力,难免会进一步造成再度下跌的影响,这是近期必须注意的状况;

4、    因为周四的再下跌,一旦在压低周K线被破坏的情况会恶化,这也是造成进一步下跌的倾向于改变,必须注意。

每一天开盘后的涨跌家数观察尤其重要,因为是市场人气倾向的解读,也是当天涨跌判断的准则,周五开盘9分钟观察发现,涨跌家数维持在400家上下实现的争夺,说明多空之间形成拉锯,但15分钟后上涨家数上扬达到近600家的水平,显示还有适时抢短的买盘进场,但因为成交量太小,交易不热络,多方很难在这样的基础下形成有效的拉高反击,所以也只是一时半刻的优势,不稳定的氛围会造成随时的再压低,这样的空交战的状况倾向对多方不利的局面,还是压多观察后续的演变。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