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趋势压力关键5天,回测10日均价线。

(2014-05-14 09:55:55)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从技术面的倾向性观察,目前正陷入技术面分析本身的差异解读,即市场俗称“打架”的不同方向演绎。从周一趋势上涨的优势出现辅助指标上涨的美丽优势,从表面上看指标的形态,都可以轻易的认定它是助涨形态,尤其是市场最习惯使用9KD,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上涨。另一个偏向中长周期的指标是MACD,以发明者设定的时间周期参数应用,明明确确就是助涨的优势,不管怎么看都是有利于上涨,这就是目前市场多数人认定的涨势。

以本栏对指标应用的解读观察,实际上上述设定的两个指标应用参数与条件,以及它形成的形态来推演,还不至于形成明确的涨势,因为从指标的公式进行解读就可以知道为何指标的形态会形成如此的倾向。简单的从时间周期推演,只要达到横向8~10天的收盘价位比较,一旦扣减低位价时就会造成指标的上扬。本栏认为有三个关键概念的重点必须注意:

1、    本栏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发现,指标的应用有两个铁律:一是必须与均价线使用同样的参数,二是必须配合均价线的趋势比对应用,如果没有采用这两个条件,任何指标的分析是危险的。在使用时更重要的在于指标的倾向性与象征意义,每一个指标本身都有它的特色衍生的特性,如果不知道其特色仅仅应用它的形态,只能触及其表面的意义,无法深入解读指标的实际倾向性,难免会形成“就指标而指标”的应用,以为指标就应该这样,与实际可能产生的演变有很大的不同;

2、    指标的形态最终一定是跟着趋势演变而走,趋势一定是来自于收盘价格的平均值累积与统计获得其倾向,重点是:均价线趋势形态还可以分成短中长期的不同结构与规律,所以在使用时必须关注设定的时间周期应用条件。例如,如果你是采取10日均价线的趋势应用,针对目前9KD与12MACD的应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注意的是,10日均价线本身无法主导价格的趋势,因为它受制于其他更大周期的均价线,这个才是最大的趋势重点;

3、    就“趋势、大小、就近、平台、排序、交叉”这六个条件推演,可以很清楚看到10日均价线本身不俱有任何优势,尤其是一旦面临上方来自于20、40、60日均价线的压制,它注定失败,所以简单的推演也告诉我们上证指数还有跌回10日均价线下方的倾向,不会因为已经越过扣减点,指数越过10日均价线而认定俱有助涨优势,其中未来五个交易日的变化更为重要。

只要了解上面三点的说明就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果还是无法体会上面谈到的概念,在使用指标时很容易犯错,也会做错错误解读。以上面谈到的状况观察市场对指标的应用与解读,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多数都会偏向这个方向说明,也说明为何市场会在关键的转折变化时错误解读市场倾向,尤其是未来五天更应该是如此,务必注意。

股市容易受到消息面影响,只要有任何一个信息发展倾向不利于市场,难免会出现波动,这个状况被称为“蝴蝶效应”,所以今日务必注意有关南海问题引发越南国内反华情绪的事态发展。另一个市场关注的话题应该是房地产政策的放松,这个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但如果是因为市场需求降低或是资金趋紧,政策放松也意谓到了关键变化的阶段,更说明市场本身的弱化,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后市的看法更应该谨慎。

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最好的解读是市场的反应,尤其是开盘后的涨跌家数的变化更说明市场投资者的观感与感受,其中涨幅比是观察是否会上涨的关键因素,低于50%以下说明弱化,目前的确有弱化的倾向,仅仅达到30%的比率幅度说明市场倾向弱化的发展更为明显,此时做多情绪受到抑制,难免会偏向下跌居多,自然也应该注意可能引发回调的风险,务必注意。

麦氏理论【盘中机动实盘教学课程】 请登录 财耕谈 网站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