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注意再下跌后反击的机会
(2014-05-12 09:57:00)
标签:
财耕谈大势研判曹伟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上周五个交易日的走势观察有两个特征,一是最低点2001点虽然跌破上一个最低收盘2004点,但最后拉高左手还是没有跌破这个点位,形成横向修整8个交易日的演变,说明多方的确出现明显的对抗作用;二是盘中的涨跌家数倾向于上涨家数大于下跌,说明市场人气的初步回聚还是比较明显,加上出现大盘权重股瞬间的拔高炒作动作,说明多方试图对抗这一个阶段的跌势,这个特征是否本周会持续?必须关注,
这两个特征是否有助于本周的持续修复呢?此时还是要从量与价的趋势来观察,只要依据这个条件推演,大致上可以看出一个端倪,如下:
1、
2、
市场多数应用习惯偏向指标解读,此时如果使用20KD指标可以很清楚看到指标进入20°下方的弱化程度,通常市场会将它称为“超跌后的钝化”。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叫“超跌”,在“麦氏理论”研究中发现,超跌概念是一个语义错误,很容易让一般人以为“超跌”就应该立马出现跌深反弹,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因为这样的形态正好说明“另一段跌势才开始酝酿中”,只是在没有出现明确的扩延下跌以前,也只能这样表达,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不可以因为看到类似形态就以为跌势准备抄底,这个时候不适合采取这个操作模式。
以10MACD观察的确可以发现它的形态出现类似酝酿一次“弧底状”,观察负乖离形成的低位弧底状形成第一个“谷状”,通常需要出现第二个“谷状”,加上时间跨距时,它自然会形成修复。必须强调的是它的修复情况,此时会有两个特殊的酝酿,一个属于对多方有利的酝酿,因为见“谷”,所以拉长时间后进行一次强劲的反击,如此就构成指标向上交叉的反击优势,这个形态有助于在此强势拔高,但拉高又将面临上方20日均价线的压制,所以回到中轴线后又会失败,最麻烦的是拉高后再杀低的失败走势,这个时候产生的状况更难以掌握。
第二种状况是看起来似乎酝酿反击,谁知一个不小心再度拉低,形成第二个“谷”的出现,才会酝酿后面反击的拉高。这个状况属于“先跌后反击“的演绎,会有一次让市场措手不及的瞬间破低后反击拉高。这个状况的配合需要加上成交量压缩后酝酿的时间周期观察判断,加上均价线修复的时间周期改变,还有很多变数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再判断。
从开盘后的涨跌家数显示人气汹汹,是否单靠这样一股气势就可以将盘势回稳然后反击拉高呢?这个部份还需要看投入的整体成交量情况演变,即不能仅仅靠一股气而已,还需要最实在的成交量做后盾,如果始终都无法增量推升,那么这样的气势一旦退潮也会引发另一次的较大回调。正所谓市场气势可用,但这样的状况可以延续多久?持续多久?值得深思。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