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别选错边,静观其变。
(2014-04-24 09:44:09)
标签:
财耕谈曹伟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如果你每天打开有关股票网站阅读,应该可以发现网站里头的主要标题信息里头一定会找几个看起来偏向利好的消息大肆报道,例如“三大利好驰援A股
四板块再迎上涨良机“。如果不仔细的阅读内容,第一个印象是:这个利好对股市应该会起到很好的撬动效果,不管你同不同意,总会
往这个角度去报道,这个做法是迎合股民内心的期待,也有正面的意义,如果是为股市的正能量,也是无可厚非,最终的结果如何是另一回事。
所谓利好例如国务院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所以确定进一步落实,是否代表在这之前并没有确定,也没有进一步落实,那么之前这部份的政策措施到底在干什么?这个反而没有人去思考,因为重点是:现在做了,过去没有也没有关系,现在开始就好。事实上,这是解读角度与心态问题,市场通常都会这样看问题,多数人会偏向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算利好吗?。
4月汇丰PMI指数初值为48.3,扭转此前五个月连续下滑的石头,不管如何扭转?低于50是事实,这个才是关键,是否扭转就代表接下来会转好,然后持续向好呢?估计没有几个人可以说得清楚,这算是利好吗?
沪港通大部份细节敲定,是否真的可以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例如在港交所可以买2500亿元A股,但境内可以通过沪交所买入2000亿元,到底最后是那个市场买入较多呢?是否就真的买入2500亿元?有没有可能只买入500亿元而已呢?或是通过港交所买入的金额很快用完,但买A股的反而寥寥无几呢?这些都是无法说清楚的事,如何认定一定就是增量呢?可以确认A股通过这个政策可以提早与国际接轨,接了轨又如何?也许真的引入国际大鳄进入A股市场后开始呼风唤雨,也可能促使A股天翻地覆,风险更高呢?又有谁可以说得清楚?
本栏以为,最终还是要回到有关的市场供需情况来解读,周四开始必须特别关注有关中小板综指与创业板综指的变化,其中深圳综指周三跌破120日均价线后,弱化倾向已经明朗,会有何种不利状况演变呢?本栏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
1、
2、
不管上述的情况最后结果如何,本栏以为两个指标非常重要,一是人气倾向与板块动向,二是主板重量级的龙头股必须在这个最关键时刻表态,才可以指数挽狂澜于既倒,如果无法在今天积极性的回应,反而还是维持近两日的弱不禁风,显然多方会因为失去最重要的依据二推升,那么这个时候产生的破坏与影响就远非盘面的观察可以判断,务必注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