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亮话天窗
亮话天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977
  • 关注人气:1,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盘论市: 量潮时间周期到了,该来的就会来

(2014-01-22 09:51:24)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主要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走势,主板看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显然这两个指数并没有出现明显拉高反击的任何迹象,下跌的趋势依然明显。

在分析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是两个分析根据,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成交量。从价格分析出发的分析模式很多,最重要在于趋势的分析,趋势的推演只有两个,一是上涨,二是下跌,在涨跌过程中有修整,修整的目的最终会倾向原来的趋势,另一个是改变。

改变需要时间与空间的调整,因此,简单的说,如果在时间与空间调整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讯号,的确不应该以为原来的趋势会有所改变。

依据这个条件观察沪指与沪深300指数,显然完全没有改变趋势的任何迹象,如果要更细部的推演,可以从日K线的条件上加以应用,低于日线系统分析很容易犯错,所以不建议使用低于日线以下的基础应用。当然可以依据日线基础后再转入分析使用,如此可以确认趋势的演变后再用到分析,如此要犯错的机会也降低。

不管是使用60分钟或低于之下的应用,都应该先建立在一定基础内使用,所以才有“长线保护短线”的基础。除了在高低位反转的条件产生之前,最后的倾向还是要向原来的趋势倾斜,所以趋势的分析只有一种,以日线的条件推演即可,其他只是辅助进一步说明。

扩张式的涨跌,与收缩模式的演变,最大差异在于波动幅度的变化,而其中的高低点产生的时间周期与空间变化,到底应该跨距多宽?幅度多大?来回数次应该多少?大体上有一定的模式与规律,但不全然代表必然的模式。可以将它统计归纳后归类,找出其中几只最常见的模式,依据类似的模式采取“回溯”或是倒推应用,如此大致上也可以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所以价格的演变通常会有一个点出现后,再来第二个点的明确,然后进行第三个点位的演变,再到后面的改变,几乎每一次都是类似状况演变,只要熟悉市场演绎状况的操作者,大概都可以用感受来解读盘面的变化,难免也会有个人的感觉,也因为个人感觉、感受不同,推演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最后的状况如何?只有个人的体会。

何种情况下会有趋势改变呢?很简单,瞬间的大增量与价格的大变动,如果又出现持续的大增量与大幅度价格波动,自然也会产生大的趋势改变。在什么状况下会有如此的变动呢?很简单,在成交量大幅度扩增达到一定的时间周期后就会改变,或是成交量压缩幅度进入一段很长周期后就会改变。

所以趋势的改变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如何进一步的观察与推演?最后的关键就在成交量的变化。从成交量观察判断,所有的趋势改变只有一个特征,必须出现“以量破价”,即出现类似的情况后已经可以说明趋势的运行条件与模式,这个就是所有推演的全部逻辑思考概念。

更重要是长期累积的统计基础,尤其是周二已经完成达到149%的累积换手量,表示“市场的筹码已经在稳定的控盘中”,此时的筹码锁定者可以做到“予取予求”的主动式操作演变,只要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如此的“主动出击”,也等于俱备了改变趋势的基础。

两个观察非常重要:
一、    先要突破10日均价线的额压制,重点不是今天的扣减,二是明日的2027点,只要提早到来也说明提早发动反击;

二、    反转点2015还是低于10日均价线的2014点,说明这一刻的酝酿基础不算完整,也可以反动,但在推动过程中还会有波折,也会有一些让市场意想不到的变化,简单的说会有反击但总是“好事多磨”,此时就看你的操作心态与沉稳应对的心态啦!

量潮的时间周期到了,所有状况都会轻易改变,不是要你信,而是请你来验证。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