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亮话天窗
亮话天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977
  • 关注人气:1,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盘论市: 低位背离在酝酿中,周三是转折日

(2014-01-07 10:11:11)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上周四天行情的后两天,上证指数下跌时,中小板指数维持一定的强势,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数交叉点在上周四开盘,之后开始拉开差距,到周五差距更为明显,即使周一分别下跌,因为差距已经拉大,所以即使中小板周一的跌幅较大,对比结果之间的差距近3%幅度,清楚看到虽然周一都下跌但还是有所不同。

创业板在上周一的表现就强于上证指数,但上周二开盘后的40分钟一度快速跌回与上证指数接近的幅度,之后的时间与股指差异不大,到周四才开始拉开距离形成明显的大涨,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5.2%以上,就算周一都下跌之间差距还达到4.85%差距,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上证指数的脆弱。

为何主板会如此弱势?几乎从12月11日跌破20日均价线之后就没有任何对抗,一路下滑至今18个交易日,跌幅8.57%,跌掉了191.78点,如此跌幅相当可观,对比11月14日~18日三天涨幅5.23%,上涨108.27点的变化,此次的下杀几乎没有任何稍微稳定的倾向,除了成交量萎缩时间周期拉长以外,价格趋势的优势完全消失,周一出现20日均价线向下交叉120日均价线的形态,表示月周期的破坏性已经转向半年压制,加上120日均价线今日扣减7月11日的2072.99点,多方已经陷入非常被动到几乎无计可施的局面,一路挨打,跌相难看。

此时回到去年6月28~7月11日共计10个交易日中来自于石化双雄护盘的动作,如果拉长时间还可以回到6月25日这一天留下很长下引线的积极回击作用,是否这一天的这个区域最低收盘1950点是否会再度回探,成为市场谈论的焦点。难免会有其他观点认为1849点都会跟随跌破等待,从有效的操作线路观察,尤其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的概念观察,这个区域还是俱有强而有力的对抗才对,沪指不应该如此脆弱不堪。

这个区域进行过的多空交战,所有出现过的交易过程、衍生的价位波动还是记忆犹新,所以会有经验再生与记忆犹新的变化,最重要在于如何解读当时的买盘动作?其中中国石油连续买入11天所造成的震撼,而且是几乎在每一天收盘前积极作价的操作模式,简直让市场惊呆,都不知为何会有如此走势?更不知道到底是何方神圣?会有如此的操作动作?

实际上那段时间所投入的资金也不多,当时本栏估计过六只股的资金投入,也不过就40来亿元,对一些俱有政策指示作用的操作,投入少量资金就可以撬动大面积的涨势,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启动,在那个时候的投入与产出比较来看,非常值得。那么如今又回到当时的区域,是否会出现记忆再现?尤其是历历在目的记忆犹新,市场通常会泛起一定的记忆,尤其是一般散户的思绪几乎都如此,那么市场心理是否也会顺其自然而出现变化呢?这个必须多留意。

任何一次的大涨或大跌运行超过20个交易日之后,就会陷入一次技术面演变的状况发生,这一次估计也不例外,其中最大的差异在12月11日后的下跌,至今进入19天,也好似一次重要的时间转折变化日。从最低554亿元再到其后两天的2084点开始起算,完成第一个10天后,进入第一个5天,今天是第5天,估计到周五将是完整变化的开始,有几个状况要注意:

1、    20KD指标在第一次跌入20°后,在20°下方游走7天出现低位向上交叉,但仅仅3天又再度向下交叉,这个属于在20°下方的再向下交叉的下跌,属于扩大跌幅的演绎,也是再度重挫的说明。市场一般解读为超跌,实际上并非超跌,而是弱化后形成第二段跌幅的开始,此时要注意指标形成的差异,其中当KD值跌破10°以下可以视为 “阶段性跌深”,会酝酿一次必要性的反弹修整,务必留意;

2、    MACD负乖离收缩,眼看就要向上交叉,实际上说明的是跌势还在延烧,是属于第二阶段的扩大下跌,此时形态上会偏向低位区域的“低背离”,形成类似双脚的酝酿,这个时候要看何时翻扬对比三天前的点位,即重新回到2083点后就会构成明显的“低位背离”,重点在于周三的变化,将所有目光投注这一天的观察。

本轮如此的下跌的确跌幅很严重,从成交量观察实际上筹码散出的比率并不大,所以的确形成明显的锁定效果,此时也会有锁定沉淀后的反应,务必注意周五之前多方的反击动作,简单的说,12月31日的收盘点位2115点可以轻易的重新回归,然后形成另一次的低位双脚背离确认后的反击,时间就从周三开始,敬请密切注意。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