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84点进行争夺,多一些测试考验

(2013-12-31 10:18:43)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我们一起度过这一年,准备迎接下一个新年,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利,一切平安,顺风顺水,在股市一帆风顺,赚得盆满钵满。

要从股市赚钱不一定非得大盘上涨不可,最重要在于拟定好自己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才可以做到完全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操作。纵然会在大盘趋势造好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取得好效益,实际上在所有操作中最重要在于自己的操作依据,这个最为关键。

在“麦氏理论”的应用中从成交量角度出发,然后找到时间周期的运行与演变,最重要是回归操作的步骤与过程的应用,其中最重要只有两个,一是四个步骤的应用,二是四个条件的设定,两者之间可以互补,前者属于大格局概念的拟定与设计,后者更偏重在短期波动的使用,将两者结合,加上“十大战法”与“十大原则”的应用,必须在“时机的选择、点位的把握、资金的分配”三个关键实施,这样会更加如虎添翼,让自己每一次的操作都不犯错,就可以提高操作优势。

市场不会因为今天是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就会倾向做多,毕竟每一次进出都必须保持更多的谨慎与小心,每一次进出都必须注意到自己的操作风险,与可以承担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可以承担压力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千万不要超过自己能力所能幅度的范畴,这样才可以保有自己的操作优势。每一个人的操作需求不同,即使使用同一个模式操作,也无法要求都有一样的操作效益。

不管使用那个模式,最重要的还是回到盘面的观察与操作,每一天几个问题必须关注,大致如下:

1、    成交量的趋势演变,先从长线观察尤其是183天形成100%的换手率,在大数法则的时间周期下,120天周期里头大部份股票会完成100%周转换手,所以这个时间周期可以作为长时间周期的应用与设定,也因为120日均量线趋势下跌,造成长期的量压,其他时间周期跟着下跌,形成均量线趋势全面下跌,构成“五雷轰顶”量潮趋势,自然也造成量压的加重,在这个前提下量潮下跌趋势没有改变以前,很难期待盘面会因此转好,所以还需要拉长时间进一步修整;

2、    仅剩一天120日均价线上涨的趋势,在20日均价线还没有跌破120日均价线之前,价格的对抗是存在,但上方三条均价线压制的情况下,很难期待价格可以立马扭转改变,所以价格的破坏性还是很明显,随时有再度压低下跌的倾向,所以还是要注意价格的压制与破坏程度,除非形成较大与明显的修复,否则很难期待立马改变,其中2084点是关键点位,必须在今天力守,而且还必须拉高越过昨日的高点,最好是回到2127点,或是重新回到120日均价线上方,否则多方还是属于弱势局面,就看今日多方如何展现优势;

3、    今日反转点在2112点,必须突破后才能改变,有没有可能突破呢?不能只是维持一定的优势而已,需要形成有力的突破后才可能扭转改变,否则也只能形成区域的修整盘跌,进一步的修整而已;

4、    双保险指标进入关键时刻,此时有两种可能演变,一是直接拉高突破后扭转改变,其次是再度压低修整,延后两天进行反击。会采取哪一种模式进行突破呢?目前还无法看出完整的条件,最重要是横向修整时间还不够,需要多两天时间才可以确认,除非立马拉高突破,否则只有再度修整等待,所以今日属于可以发动上攻,也可以不上攻的维稳走势。可以突破2112点,也可以突破后回跌修整,大致上如此。

从开盘后的涨跌家数与买卖盘观察,多方的确在开盘20分钟内将原来的劣势化解,可以解读为盘面实际上产生的真正卖压并不大,重点是在于市场信心不足,一时之间还多了一些犹豫。当然也因为没有重量级个股的带头作用,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或是采取突袭模式进行权重股的发力,意图刺激与激励市场的买盘,但这样的使用方式如果形成有利改变会好上加好,如果无法成功反而会引来其他买盘的叠加,对多方来说反而变成雪上加霜,最大的差异状况在此。

此时多方需要怎么改变呢?不能急也不能徐,要恰到好处,要适得其所,要用得刚刚好,多一分会形成压制,少一分却无法获得认同,的确有点难为,但这一刻反而更加凸显筹码锁定的优势,也是长期筹码沉淀锁定后效果的发挥,多用两天看问题,所有状况会迎刃而解。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