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论市: 横向12天,不进则再回探
(2013-12-03 10:04:15)
标签:
财耕谈曹伟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是否会从周二开始出现泾渭分明的强弱势走势?这是攸关后市发展动向非常重要的时刻,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一是大盘权值股今日继续的强势,继续引导A股稳定攻坚,使到原来支撑在10日均价线的优势再度获得发挥,也可以因此引导其他出现大幅度下跌的个股开始稳定,可以让因为大跌造成人心惶惶的创业板与中小板开始获得喘息与修整机会,更可以给市场一个新的明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方向,是否可以解读为这是政策性买盘的进场呢?还是热钱流入,外资大鳄开始深度介入A股市场?这些问题才是今天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二个影响是,创业板与中小板个股继续下跌,继续以大面积、大幅度、大跨距的下跌,再一次超过5~8%以上的下跌。如果有人说还要再大幅度下跌,估计大多数的股民心理上都很难接受,因为周一创业板跌幅8.26%,已经创下历史之最,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严重的呢?都已经跌成这个样子,还要再有多大的下跌呢?这个反而容易形成反向的预期,就因为大跌之后加速与加快低位底部的完整,最起码跌深后的初期稳定,或是酝酿应用的反弹也会出现。过去如此,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
大跌进行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大调整,也等于一次过将该有的下跌,一次跌个够,这样反而干脆,也会快速酝酿后面的大好机会。如果以大面积跌停板的概念观察,这一次的跌停家数应该是历史之最,市场习惯以跌停板观察盘面变化,从个人的经验观察,超过5%以上的跌幅就已经很可观了,一次估测,有1394家吃过5%跌幅。如果计算ST股的跌停当然不止这个数字,就算以7%跌幅计算也有841家之多,超过8%的有663家,超过9%的达到520家,如此跌幅当然非常严重。
重挫之后是否会有所反弹的要求呢?还是要再继续下跌?如果不跌是否会开始稳定后回升再上涨?倘若无法稳定回升,还要再继续下跌,会跌到哪里?这些问题应该是今天要给出的答案,也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两个概念:一是要针对大盘权值股的强势关注上证指数的涨跌优势呢?还是要观察所有股的所有变化为依据?二是如何解读市场的心理变化?尤其是股民对昨日的二极走势,一旦后面持续两极演变,是恢复原来的热情呢?还是就此退出?
最主要因素在于要从哪个角度看问题?本栏还是会以上证指数作为分析基础,过去如此,现在还是一样,不管其中指数的涨跌关键与关联因素是什么?就当成一个完整的指数运行解读,不会刻意的,或是特别的将期指内容分门别类,因为指数就是指数,无法分离,更无法细化。它可以作为其他个股的操作参考,但不能作为绝对的操作指引,所以还是要谈其中的几个关键,如下:
1.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在于60日均价线的演变,它的趋势上涨与拉升的作用,促使指数在跌破120日均价线6天后大幅度拉高,表示最主要的反击力量来自于近60天周期的关系。比较发现,原来从8月26日后拉高上涨的优势继续发挥,如果推演更远一点是8月12日第一次拉高触及60日均价线后开始,等于说明目前市场的炒作结构在60天周期内的运作。这也是本栏在之前提到“马奇诺最后防线”的概念应用。如今已经拉高后,多方还可以进一步测试类似的自然循环,最重要9月3日之后的发动,时间关键在周三满足60天后的变化,周四将给出答案;
2.
周二维持稳定量的增加是非常必要,其中除了化解昨日下跌后延续的卖压之外,今天也是测试与考验卖压是否稳定开始沉淀,还是继续释放?其中最重要是“谁来表态”?必须由一个强势板块可以担纲主角,发挥在必要时的号召,以一马当先、一夫当关之势,形成也促使盘面因为“一股得道千股升天”的诠释与演变,这个才会再度构成“众志成城”,多方的优势尚在,所以就看大盘权重股的表现论证;
3.
12月份的股指期货指数会与大盘想庇荫,一定是相互的影响与干扰,也会是同步的运行,这是操作上的两个拳头,是组合拳,缺一不可,所以此时此刻必须关注市场的操作动向,这样才可以更深入分析其中的差异。
市场的分析一定从量潮的倾向流动开始,资金流向非常重要,目前已经初步发现类似状况产生,后面要再关注的是全面性问题,一旦全面量潮涌入后形成推波助澜,就会有进一步的连动发生,只是市场经过周一的震撼之后,还在惊心动魄后的惊魂未定,是否可以立马改变心理的负担呢?这个还无法确认,需要多一点时间沉淀,所以周四是非常好的表态时刻与关键。
市场的分析不是一条线就可以概括,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的组合,不是画出一个线后认定那个高低因素,也不是依据波动气势认定是哪一个级数的变化,最重要在于介入者的平均成本,因为市场的博弈最终决定性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大与小的变化才是最后的关键。从资金面的量潮演变观察,你的心得会更贴近盘面事实。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市场是否会从周二开始出现泾渭分明的强弱势走势?这是攸关后市发展动向非常重要的时刻,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一是大盘权值股今日继续的强势,继续引导A股稳定攻坚,使到原来支撑在10日均价线的优势再度获得发挥,也可以因此引导其他出现大幅度下跌的个股开始稳定,可以让因为大跌造成人心惶惶的创业板与中小板开始获得喘息与修整机会,更可以给市场一个新的明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方向,是否可以解读为这是政策性买盘的进场呢?还是热钱流入,外资大鳄开始深度介入A股市场?这些问题才是今天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二个影响是,创业板与中小板个股继续下跌,继续以大面积、大幅度、大跨距的下跌,再一次超过5~8%以上的下跌。如果有人说还要再大幅度下跌,估计大多数的股民心理上都很难接受,因为周一创业板跌幅8.26%,已经创下历史之最,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严重的呢?都已经跌成这个样子,还要再有多大的下跌呢?这个反而容易形成反向的预期,就因为大跌之后加速与加快低位底部的完整,最起码跌深后的初期稳定,或是酝酿应用的反弹也会出现。过去如此,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
大跌进行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大调整,也等于一次过将该有的下跌,一次跌个够,这样反而干脆,也会快速酝酿后面的大好机会。如果以大面积跌停板的概念观察,这一次的跌停家数应该是历史之最,市场习惯以跌停板观察盘面变化,从个人的经验观察,超过5%以上的跌幅就已经很可观了,一次估测,有1394家吃过5%跌幅。如果计算ST股的跌停当然不止这个数字,就算以7%跌幅计算也有841家之多,超过8%的有663家,超过9%的达到520家,如此跌幅当然非常严重。
重挫之后是否会有所反弹的要求呢?还是要再继续下跌?如果不跌是否会开始稳定后回升再上涨?倘若无法稳定回升,还要再继续下跌,会跌到哪里?这些问题应该是今天要给出的答案,也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两个概念:一是要针对大盘权值股的强势关注上证指数的涨跌优势呢?还是要观察所有股的所有变化为依据?二是如何解读市场的心理变化?尤其是股民对昨日的二极走势,一旦后面持续两极演变,是恢复原来的热情呢?还是就此退出?
最主要因素在于要从哪个角度看问题?本栏还是会以上证指数作为分析基础,过去如此,现在还是一样,不管其中指数的涨跌关键与关联因素是什么?就当成一个完整的指数运行解读,不会刻意的,或是特别的将期指内容分门别类,因为指数就是指数,无法分离,更无法细化。它可以作为其他个股的操作参考,但不能作为绝对的操作指引,所以还是要谈其中的几个关键,如下:
1.
2.
3.
市场的分析一定从量潮的倾向流动开始,资金流向非常重要,目前已经初步发现类似状况产生,后面要再关注的是全面性问题,一旦全面量潮涌入后形成推波助澜,就会有进一步的连动发生,只是市场经过周一的震撼之后,还在惊心动魄后的惊魂未定,是否可以立马改变心理的负担呢?这个还无法确认,需要多一点时间沉淀,所以周四是非常好的表态时刻与关键。
市场的分析不是一条线就可以概括,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的组合,不是画出一个线后认定那个高低因素,也不是依据波动气势认定是哪一个级数的变化,最重要在于介入者的平均成本,因为市场的博弈最终决定性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大与小的变化才是最后的关键。从资金面的量潮演变观察,你的心得会更贴近盘面事实。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财耕谈】金融股独领风骚势在难挡
后一篇:【财耕谈】积极整固促长多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