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视野、大角度决定上涨高度。

(2013-09-16 10:36:58)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股票

大势研判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本周仅有三个交易日,中秋节放假周成交量一定会大幅度的降低,如果使用周成交量判断,显然周量会有一次明显的萎缩。在本周或是稍后的数周内因为记 忆犹新,知道缩量的原因,过了三五周后记忆淡化,在讲解周成交量时不会记得交易日的关系影响,会认为这是缩量,上涨中的缩量,也可能解读为凹洞量,或进一 步认为这是上涨前夕的回调缩量确认。

在对量的统计中发现,不能依据周成交量作为判断量潮助涨或助跌,应该以日成交量为基础进行推演,这样 可以更完整的解读量潮的趋势发展。最重要还是在均量线,采用不同时间周期的均量线,可以看出不同参与群体之间的操作惯性,与相互制衡或几天意识的体现,尤 其是长线主导的概念,加上长线保护短线的应用,形成了量潮自然的演变,这个更为重要。

每一个不同周期的量潮显示的是该群体在博弈过程中 的收与放关系,到底要如何收与放呢?在收放之间会有怎样的过程、步骤与演变?其中最主要是解读这个周期内群体的动向与倾向,同时了解他可能的演变,以及对 其他不同时间周期群体的影响。这些相互的支应、支援,或是支撑与制衡,甚至于争夺、博弈与对抗,才是进一步解读市场最关键的因素,才能真正把握市场的关 联。

每一个分析者都是想从当中找到最适合的分析模式与公式,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固定公式可以依循。在某一个阶段中会因为不同参与群体的 投入而产生很多不同的变数,可以是累积的变数,或是一成不变的变数,也可以是再生经验的变数,当然也可以是改变、突变、异变、乱变,不知名的变而变,没有 人可以确确知道为何而变?会怎样变?唯一不变在于量潮的趋势,以及量潮在前进与后退时的比率关系不变。

趋势的演变倾向不变,比率原则关系 不变,所以在变中有不变的因素,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都是如此。任何有关股票的理论其实也就在解答其中的因素,而“麦氏理论”认为最完整的推演应用在成交 量,最重要的关键在时间周期,最好的,最准确的时间周期在20天内的推演,最长不会超过三个循环计60天的应用,超过三个月周期通常准确度都会降低。但只 要做到每一天都是三个月周期的推演,然后用在20天内操作就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举例20日均量线为例,有基本几个状况推演

1、    上一个最高值在1179亿元,周四已经出现过,通常在创新高后的第5天会有一次回调要求;

2、    针对20日均量线滚量达到5天后,通常第6天会有一次高开低走的倾向与发展,所以周一将面临这个问题,必须留意与重视量潮形成的影响;

3、    20日均价线将在明天之后与120日均价线形成交叉,可惜因为120日均价线还在扣2300点高位区,所以会“扣高而助跌”,会将指数再度压回,是否形成应该的跌破就要看其后续演变;
4、    上周一拉高大涨力守2212点,这个点位在之后的5~9个交易日内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5、    在5日均价线还没有跌破到助跌以前还会再创新高,或是10日均价线还没有拐头助跌以前,还会再创新高。

只 要明白技术面的分析因素,也就不会对这一次形成的高位状况有任何的担心啦!上证指数178个交易日换手率高达100%,目前已经进入去年12月14日大涨 收盘2150点的位置,已经出现拉回这个点位也意谓多方已经取得明显的优势,后市再上涨的基础条件已经夯实,根本不必在意超过178天以后的均价线压力, 所以不存在年线的问题,更不是2年线问题。

一些高周转率的个股上涨与甚至于只需要44天,或是更少22天,还有一些只要11个交易日就已经换手100%,是四分、八分、十六分之一的差异比率,也正好计算出强弱的区分,就看从哪个角度看问题。角度视野不同,观点看法难免会有差异,就看个人的操作思路设定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