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潮逐日扩增,2148点唾手可得。
(2013-09-05 10:29:20)
标签:
财耕谈曹伟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进入区域增量的第10天,到周五达到11天后,将可以确认120日均量线的趋势被改变,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周三进入低位量区域的扣减,长期的量潮进入量压降低的基础条件,此时区域的增量对盘势的稳定与推升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最重要的量潮基础已经明显转变。
从6月14日出现120日均量线下跌,之后120日均价线也跟着下跌,形成长期的“四级跌势”,也说明形成再度下跌压缩的运行,到今天完成60天的时间周期后,也说明2148点压力将开始形成平衡改变。
周四的120日均价线降低到2150点,距离6月13日的收盘2148点只剩下不到2点,从条件观察可以认定多方已经进入有效的周期改变,来自于120日均价线的压力也会逐步降低其杀伤力。
很重要的推演基础要进入20天周期的操作应用,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形成明显涨势,几乎可以认定20日均价线不会被跌破,其中20日均量线推升助涨进入第10天,说明经过两次循环,中短周期的优势发挥已经毋庸置疑。
不
管是以2084点,或是2073点对比60日均价线,剩下最后的四个交易日,将会促使60日均价线开始翻扬,虽然目前120日均价线还会持续的压低,不过
在量潮扩增释放的基础下,多方俱有完整的优势形成有力的拉抬,这个状况说明多方已经可以成功的改变上方的压制,形成有效的稳定与反转,这是后市要注意的地
方。
最重要在于五年前的9月16日,横向修整长达五年的时间,说明上证指数经过五年后,将会逐渐浮现多方长期低位底部的特征,时间周期是最重要的关键指标,说明多方可以在这个基础条件下完成低到高位推动的倾向。
五年前9月18日出现利好,印花税单边征收促使低位的大幅度拉高,这个效应是否会在同样的时间周期内出现内?惯性基础在这里,是否要同比使用就看大家的观点看法啦!
对
于长期趋势的推演判断每一个分析者都有其依据与基础,每一个条件衍生与延伸的推演结果是每一个分析者的个人观点而已,不可能要求自己的观点会被所有人认
同。从08年的最低位1664点,到近期的1849点,的确可以认定为五年来的低位与底部区域的夯实,至于是否“大底”完成?在市场没有给出答案以前,也
只能各说各话。
1849点是否是这次的地位呢?至少从量潮推演因为时间周期的运行演绎,已经可以如此认定,唯一无法确认的是,没有经过完
整的压缩再压缩过程,是否可以再这样的垫高基础内再度拔高呢?这部份的推演需要后面来论证。就A股的市场来说,最俱有代表性与解读的还是上证指数,不是创
业板指数。
操作上可以完全针对中小板与创业板,但是谈到A股市场的发展趋势,最后还是要回到上证指数来推演论述,不是因为中小板与创业板
上涨就必须放弃上证指数的研读与研判,这就是本栏为何只谈上证指数的原因。量潮启动上涨已经明确,后面再上涨可以预期,唯一没有办法推演演绎说明的是,在
854亿元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多少成交量?有没有可能像10年10月份的快速放大量呢?让市场来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