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31日)开盘论市: 1979点已经失守,继续下跌。
(2013-07-31 10:36:37)
标签:
财耕谈曹伟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当 量与价的趋势已经明显后,此时必须回归到简易应用方式进行操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依据“双保险指标战法”加以应用与发挥。本栏会针对这部份进行进一步的推 演,在操作应用上有一个更鲜明的认识与了解。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当然在成交量,近三天的日成交量形成同等量这里,实际上指数已经下跌,等于同等量已经造成股 价的破坏。
三 天缩量有目共睹,这个量是利于多方或不利于多方?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观察,更要从个别需求解读。大部份情况下,券商同业的分析,即使已经明确的空头走势, 不管怎么解读,总会在最后补上一句:“回调缩量还是可以逢低承接一些业绩成长型的股票”。这样的解读,放在任何阶段的解读,都是完全正确,因为本来就是如 此,但真实的操作完全不是这样。
媒 体报道机构看法,事实上也只是少数几家机构的看法,即使是主要机构的看法也不够全面,不俱有绝对的代表性。最重要是即使贵为媒体报道,也就那几个媒体而 已,不能代表全部。更重要的是,媒体的报道是记者的工作,他认识的范围,采访的对象都会有所限制,更多是被采访对象通常都不会随意表达看法。有一些媒体为 了方便,发一份问答题给相关的人员让他们回答,这样就完成采访,这个采访存在很大水份,甚至于是配合某些需要而进行。
所 以,股民很容易被牵着走,常常会说报纸上说的,电视上播报讲的,或是来自于北京的消息,是那个人传出来。如果仔细查证,这些信息都不值一提,其中还参杂很 多不为人知的目的,并非真实的观点看法与表达。就算真的是个人的真知灼见,也只是个人的观点,放在市场洪流里头根本不起眼。很多时候个人都会夸大自己的影 响力,实际上所有影响力都像流水,随时都会变动,不足为奇。
私 募大佬的看法比较值得参考,但那一个大佬会真的出来说话?会透露自己的操作思路?持股状况?根本就不可能,因为他们只要一旦公开以后,通常都会形成反向。 更重要的是,常常在关键时刻准备要出货的时候,才会开始利用媒体放话。平常总会有一些这类的媒体记者朋友,难免会借力使力,真实状况谁知道呢?
那 一种分析才是最真实的呢?本栏每一天兢兢业业,有守有为,完全针对麦氏理论的应用进行解读,这个才是最真实的。不会参杂其他因素,也不会配合媒体需要,只 是针对理论的条件进行推演,这样的清汤挂面才是最俱有完整性与特色,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只要朝这个角度应用,基本上都可以贴近盘面的演变,这样就足够 了。
例 如,近期谈到,均量线与均量线的下跌趋势已经明显,此时就应该回归到“双保险指标战法”的应用,从周一的下跌条件推演,已经符合两个指标同步下跌的条件, 说明下跌已经是事实,挡也挡不住,此时就看是心服口服的接受下跌,还是不甘不愿意图对抗,或是像周二以为可以采取大盘权重股加以反击,以为可以扭转。
事 实上这些动作都多余,也是适得其反,最后会因为拖延下跌,会造成后面更大的破坏。市场习惯看消息,可是每一次出现“双保险指标”下跌时,都会有利空的出 现,就如周一的利空,说明市场其实就有一个自然的演绎模式,以前听消息、等政策、看基本面、还是等电话线通知,不如回归到市场量与价的基本因素条件进行解 读会更好,因为虚虚实实,也不知道谁会坑你,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选择的理论进行分析,这个最重要。
该 下跌的就应该下跌,再抗跌最后还是要下跌。本来下跌幅度还看不会太难看,但因为不甘不愿,不接受下跌的事实,不肯认输,最后反而做实了下跌的事实,跌得更 严重,跌得一套糊涂。1979点跌破以后,就应该跌回1963点,然后再低回到1946点以下。今明两天务必注意后续的演变,周线跨月收盘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