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亮话天窗
亮话天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977
  • 关注人气:1,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五(7月5日)开盘论市:

(2013-07-05 11:32:20)
标签:

财经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杂谈

市场的参与群体会进行审时度势的观察与判断,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连续四天的中国石油拉高上涨形成的有利局势,构成了资金博弈中的“西瓜效应”,即市场通常会“涨时见涨,跌时见跌”的从众心理,所以当某一些重量级个股形成优势改变后,会以它马首是瞻,尤其好几次在进入关键时刻,看起来已经到了即将有所转变的时候,几乎都在千钧一发时刻,重量级个股又出现救盘的演绎,而且乐此不疲,持续达到五天之久。

这种累计效果与效应会在心理上形成很深的烙印与刻度,股民都会看在眼里,而从技术分析角度观察,其中上周一(6月24日)下跌后形成的一根长黑掼压,其开盘与收盘点就成为后续市场争夺的焦点,所以1963点持续9天构成必要的支撑后,也会因为持续长达10天的优势,多方会尝试拉高挑战下跌前的点位,即2073点将是下一个多方要拉高挑战的关键点。

也因为持续10天的小区域修整,构成了初步有效的对抗,形成看起来似乎一时跌不下去的有利形态,其中最重要的是指标的优势。市场多数人习惯于用最简单的技术指标形态去解释当下的盘面,其中最常被应用的是“技术指标助涨”解读,所以难免会形成众口一说的形势,也给了盘面一时优势的体现。

因为习惯于大而化之,以为越简单使用技术分析越好,尤其简单的依据指标构成的交叉解读为上涨或是下跌,难免在心理、情绪上都会因此形成“有权重股撑盘暂时跌不下去,技术指标助涨明确”,所以也会引起抢短者跟进。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倾向,说明市场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到投资人的操作心理,倒过来也会因为这样,反被市场更大的资金掌控者进一步利用与影响,所以也就有所谓反市场心理操作的状况出现。

在麦氏理论中,指标的分析是第四等级的应用,属于影响力最低的层级,不能以它作为趋势的判断,指标用它的形态优势观察市场情绪的倾向。真正最好使用是指标陷入极度背离的条件,其实所有极度背离实际上在时间周期与量潮上也是陷入很关键的周期变化后,也会倒过来影响到价。通常属于物极必反的条件,这个时候用指标来解读就水到渠成,而不是随时都可以用指标解答盘面。

就如在本周二时谈到,一旦持续稳定到周三,会形成再支撑与反击修整后的优势,多方会因为形成累积效果而构成20KD持续稳定的走高,加上10MACD形成低位的交叉后,市场会更倾向与解读指标助涨的效果,也会因为这样而放大解读,形成一时指标助涨的效应,会让原来市场期待上涨的心理获得更充份的确认与展现。

这些因素的构成最主要在市场心理因素,其实都是都是心理情绪的作怪,也都是一目视为主,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更重要的是,只在乎短时间内的波动,不在乎趋势的原来概念,也因为无法承受3~5%幅度的亏损与忍受,难免会做得太短,以为短线才有利可图,偏偏在很多时候时短线才是最大的弊端,也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但市场参与群众多数都不会如此想,总以为只要抄底抢短如此就可以获利,没有了更大风险的思考,这也为后面的盘势埋下很大的隐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重股可以顶得住一时,无法支撑长久,一旦开始掉转头,状况会在一夕之间急转直下,到那个时候才会知道,原来趋势才是最宝贵的依据。所以目前趋势还是下跌,任何上涨都以反弹视之,任何反弹都是为了再下跌,如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