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4大时点交汇战局紧张
(2013-06-28 09:31:42)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一大跌,周二增量反击,但未能得到量能支持,致使连续两日来不见起色,盘中上串下跳,就是跳不出下跌的影子,反而越跳越被动,周四就被5日均价线狠狠的压住,指数遇阻回落。
纵观本周四天来的走势,已经累积下跌123点,跌幅5.94%,从过去两天病怏怏的状态看,本周收黑已经是板上订钉了。
5日均价线的压力还算不了什么,毕竟是容易改变的较短周期,若从均价线的压力来看,10日均价线的趋势性跌势所构成的压力就会更加显著,不仅会阻挡任何形式的上涨,还会因为其不断走低的行为而对价格构成助跌效应。这个状况其实可以逐步往更长的周期推进,不过连5日均价线都尚未改变其跌势,也明摆着会受到10日均价线的压制,那么再谈更长周期的压力,其意义不大。
但从趋势发展的层面来看,就不得忽视更长周期所形成的空头排列关系,这在麦氏理论里,就是“五雷轰顶”形态。在此结构下看待不同周期的压力,其实也已经展现出各周期的层层压制,自下而上、由小到大,呈现出“短压在前,长压在后”的循环压力。
量和价相互牵制
价格的压力会抑制投资者的交易,至少不愿意往上买多,因为谁都清楚,在无法改变均价线所构成的压力之前,任何形式的上涨都还会再压回来,那么与其往上交易解放别人,还不如自己选择不玩。没有谁甘愿受困,只有那些经不起诱惑的小散,才会奋不顾身的往前冲,结果往往成了市场上的炮灰。
主动往上作价行为的减少,就会压制成交量能的释放,这通常反应在盘面中,就是上涨时反而缩量。就像周四上午盘11点之前的走势,这是比较典型的状况。也因为此,缺乏买多力量的支持,自然不容易持续向上拓展反弹的高度,所以在11点之后便震荡回落了。
价格的压力抑制了成交量能的释放,又反过来拖累价格的上涨,这就是量和价的相互牵制现象。你不支持我,我就牵制你,这就形成了量缩价跌的不良势态。不过从周四下午盘的回调过程看,价格压低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更多量能的释放,这也体现出短线筹码兑现后,没有更多筹码出现逃逸的现象,这说明长线筹码相对稳定,也是利于后续沉淀量修整的状况。
有时候我们在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漩涡中,从量和价之间的相互牵制行为来看,似乎也有这样的困扰。不过麦氏理论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量潮趋势主导价格发展。所以,当量和价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时候,最终还是会依归到量潮的趋势发展中。从这个角度观察起主导作用的均量线走势,20日均量线仍然扣高走低,60日均量线也是如此,而120日均量线依照当前量能水平,估计在未来2个月里头都难以改变120日均量线下跌的状态。
如此,通过主导量潮趋势的主要均量线的走势看,在20日均量线继续下跌的情况下,就要接受和认识到20日均价线会继续下跌的预期,60日、120日均价线也是这样的势态。从这个层面分析和观察,就告诉我们,长期价格的趋势发展也是下跌的,而且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预期。
从各周期均价线的跌势压力,到量潮趋势对价格发展的主导性,我们可以得出在成交量缩减致使量潮下跌的情况下,自然会产生价格的跌势预期。这一状况在麦氏理论的统计研究中,又得出重要时间周期收盘时的顺势行为。比如,当周K线是下跌趋势,那么在周K线收官时往往会顺应原有趋势而主动压低作收。这个情况也反映在月、季、半年、年等K线收官时。
今天是本周K线的收盘日,也是6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还是本年度第二季度和半年周期的收盘日,也就是说今天是周、月、季、半年线同步收盘的日子,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时点。
依照前面的分析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日K线的跌势已经致使周K线趋于收跌,而且压低作收也使得月K线跌势形成,季线和半年线也都是如此状态。这么多周期集中在同一日作收,其跌势共振效应是不容乐观的,即便再勉强抗争,但也难以改变各周期的跌势特征,如此还是对后续发展构成不利的预期。
所以对于今天的盘势演变和发展,绝对不是只考虑今天走完就了事,一定要从趋势发展的关系上来做出合理的分析研判和投资决策,因为今天的收盘会影响到下周、下月、下季,乃至下半年的走势。面对这样的状况,往往较为明智的做法,可能没有什么会比“不抵抗,不反抗,适应市场,顺势而为”的策略更好了。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