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会再度拉高上涨吗?
(2013-04-17 11:00:44)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周二又再度出现跳空低开的盘面,其中美国波士顿爆炸事件影响与动摇了全球金融市场,A股难免会受到冲击,但就因为这个事件更凸显安全的重要性,也更证明A股市场的安全,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些资金因此买入呢?谁晓得呀!总之都可以如此说说,是真是假都无法证实。
要谈论的应该是第二次跳空缺口,到底如何归类这个跳空缺口?
如果要以未完整回补的缺口来说,3月28日的开盘2273点时一个很重要的点位,如果这个缺口属于逃逸缺口,或是脱驹缺口,或是属于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消耗性缺口也罢,总之就是一个缺口,本栏要说的是,取什么名字都不重要,因为名字不是决定缺口的方向。
在过去港台的翻译也有多种取名,诸如竭尽缺口、跳脱缺口、逃脱缺口等等,其实都无所谓,因为总是从国外引进来,是个人的翻译,不必一定要跟随不可,用什么名字称呼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如何解读这个缺口在这个阶段的意义。
例如3月28日的直接掼压形成的缺口,这个动作与后续影响更大,后遗症非常可怕,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分析与注意的是为何会有如此的缺口出现?这个最为重要,因为缺口的产生通常都会伴随利好或是利空消息的出现,这一点过去如此,这次一样,以后也会雷同,怎样解读最重要。
如果要说缺口是因为消息影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从《麦氏理论》角度来看,说不过去,因为它一定有前因与后果,不会简单的只是一个消息发生,一个毫无缘由的消息出现,这个绝对不可能。
如果不是积累一定周期后累积的卖压暴发,不会发生3月28日的直接跳空低开,所以这一天的演变等于是一次的了断,也是一次性的逼迫,造成决定性的胜负,所以这个缺口产生的是一次断层的,也是切割式的改变,从此分隔两种不同的演绎与变化,这个才是缺口形成的关键。
如果说缺口没有配合上量潮解读,那么缺口本身也只是一个价格的变动,它缺乏了生命力,也无法真正清晰解读缺口的作用与意义。
缺口的发生一定与时间周期有关,最短在10天运行发生,也可以在20天循环,更可以达到40天周期的演变,是否还有更长?这个很难论断,因为太长时间周期后会形成鞭长莫及,影响有限。
如果对比40天周期,请回看1月24日发生什么事?当天的大震荡后经过20天后的演变,再经过20天就出现这样的缺口,如果再拉长,是否可以延续到60天呢?如果是,那么60天后的那一天会如何?
到今天走了52个交易日,还有8个交易日,4月26日这一天会如何?不妨关注一下。
有两种缺口应用模式,一个是只要跳空就认定,不管当天是否回补,另一种是回补后就不算。第一种算是广义的认定,比较容易归类,后面一种要求比较严格,也必须多一些材料才可以分析。
如果用第一种条件观察,3月26日其实已经出现缺口,也可以如此归类。不过普遍的看法会偏向后者,所以应该以28日为准。
4月8日的跳空缺口也算是,但已经回补,算不算完成?再到4月15日与今天的缺口,如何应用呢?这将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与考验,估计没几个人可以说清楚。
今天算是竭尽缺口吗?应该不算,所以还没有到最后一刻。缺口的作用是追杀与逼迫,不断的追杀与不断的逼迫,就是一段段的迫使操作者认赔,使到市场陷入一片恐慌后就会陷入竭尽缺口。从字面解读,即进入最后的关键,已经到了最后的筹码完全释放阶段。
重点是:所有介绍缺口的说明,只是说明已经产生的状况,没有人告诉你未发生的应该如何观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这些更重要,所以即使知道一堆缺口名词,让你来使用,来解读,估计没几个人可以讲得清楚,多数也只能等到结果出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就是“XX缺口”,这个时候不用你说,大家都知道了。
其实,最重要的缺口应用必须配合均价线使用,否则根本就无法清楚的看出缺口的意义;还要配合量潮的趋势变化,才可以更完整的认识缺口。
如果上面的说明是对的,根本就不必理会缺口,因为有了均量线及均价线,还需要缺口干什么?应该说,讲缺口也只是多一个名词说明,没有实际作用,有缺口与没有缺口理论的分析,没有太大区别。
周二回补早盘跳空低开后的缺口,那么周三是否就会上涨呢?当然不是,因为均量线与均量线的趋势说明,今天的跳空缺口不是最重要的演变,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周二又再度出现跳空低开的盘面,其中美国波士顿爆炸事件影响与动摇了全球金融市场,A股难免会受到冲击,但就因为这个事件更凸显安全的重要性,也更证明A股市场的安全,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些资金因此买入呢?谁晓得呀!总之都可以如此说说,是真是假都无法证实。
要谈论的应该是第二次跳空缺口,到底如何归类这个跳空缺口?
如果要以未完整回补的缺口来说,3月28日的开盘2273点时一个很重要的点位,如果这个缺口属于逃逸缺口,或是脱驹缺口,或是属于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消耗性缺口也罢,总之就是一个缺口,本栏要说的是,取什么名字都不重要,因为名字不是决定缺口的方向。
在过去港台的翻译也有多种取名,诸如竭尽缺口、跳脱缺口、逃脱缺口等等,其实都无所谓,因为总是从国外引进来,是个人的翻译,不必一定要跟随不可,用什么名字称呼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如何解读这个缺口在这个阶段的意义。
例如3月28日的直接掼压形成的缺口,这个动作与后续影响更大,后遗症非常可怕,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分析与注意的是为何会有如此的缺口出现?这个最为重要,因为缺口的产生通常都会伴随利好或是利空消息的出现,这一点过去如此,这次一样,以后也会雷同,怎样解读最重要。
如果要说缺口是因为消息影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从《麦氏理论》角度来看,说不过去,因为它一定有前因与后果,不会简单的只是一个消息发生,一个毫无缘由的消息出现,这个绝对不可能。
如果不是积累一定周期后累积的卖压暴发,不会发生3月28日的直接跳空低开,所以这一天的演变等于是一次的了断,也是一次性的逼迫,造成决定性的胜负,所以这个缺口产生的是一次断层的,也是切割式的改变,从此分隔两种不同的演绎与变化,这个才是缺口形成的关键。
如果说缺口没有配合上量潮解读,那么缺口本身也只是一个价格的变动,它缺乏了生命力,也无法真正清晰解读缺口的作用与意义。
缺口的发生一定与时间周期有关,最短在10天运行发生,也可以在20天循环,更可以达到40天周期的演变,是否还有更长?这个很难论断,因为太长时间周期后会形成鞭长莫及,影响有限。
如果对比40天周期,请回看1月24日发生什么事?当天的大震荡后经过20天后的演变,再经过20天就出现这样的缺口,如果再拉长,是否可以延续到60天呢?如果是,那么60天后的那一天会如何?
到今天走了52个交易日,还有8个交易日,4月26日这一天会如何?不妨关注一下。
有两种缺口应用模式,一个是只要跳空就认定,不管当天是否回补,另一种是回补后就不算。第一种算是广义的认定,比较容易归类,后面一种要求比较严格,也必须多一些材料才可以分析。
如果用第一种条件观察,3月26日其实已经出现缺口,也可以如此归类。不过普遍的看法会偏向后者,所以应该以28日为准。
4月8日的跳空缺口也算是,但已经回补,算不算完成?再到4月15日与今天的缺口,如何应用呢?这将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与考验,估计没几个人可以说清楚。
今天算是竭尽缺口吗?应该不算,所以还没有到最后一刻。缺口的作用是追杀与逼迫,不断的追杀与不断的逼迫,就是一段段的迫使操作者认赔,使到市场陷入一片恐慌后就会陷入竭尽缺口。从字面解读,即进入最后的关键,已经到了最后的筹码完全释放阶段。
重点是:所有介绍缺口的说明,只是说明已经产生的状况,没有人告诉你未发生的应该如何观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这些更重要,所以即使知道一堆缺口名词,让你来使用,来解读,估计没几个人可以讲得清楚,多数也只能等到结果出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就是“XX缺口”,这个时候不用你说,大家都知道了。
其实,最重要的缺口应用必须配合均价线使用,否则根本就无法清楚的看出缺口的意义;还要配合量潮的趋势变化,才可以更完整的认识缺口。
如果上面的说明是对的,根本就不必理会缺口,因为有了均量线及均价线,还需要缺口干什么?应该说,讲缺口也只是多一个名词说明,没有实际作用,有缺口与没有缺口理论的分析,没有太大区别。
周二回补早盘跳空低开后的缺口,那么周三是否就会上涨呢?当然不是,因为均量线与均量线的趋势说明,今天的跳空缺口不是最重要的演变,没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