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自拉自唱
(2013-04-03 10:57:13)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毫无疑问的是,60日均量线虽然不是进入最高量潮区域的扣减,但对比近期的缩量,虽然只有千来亿元的扣减量,对这个阶段的多方已经形成很重要的压制,一时没有办法抵御,也无能为力进行对抗式的反击,只有先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不足,也要自认因为无法增量所以力度不够,无法化解上方的卖压,所以今天开始势必会退守,一定要慎重观察。
量潮不足就是力度不够,此时偏偏遇到60日均价线的反转下跌,如此情况会加重上方价格的压力,任谁都不愿意跟上方的卖压对抗。如果真要对抗必须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拿钱来,必须每一天维持1065亿元以上的大量,连续维持8个交易日,这个一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别想啦!
其次是将价格拉高,将指数拉上2269点以上,然后每一天都走高,否则未来24天逐日扣减高位,均价线的下压条件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多方更没有能力克服价格压力,只有认输。
如果不愿意认输,而且还加以对抗,这是非常笨的行为,简直就不自量力,也等于是送死的操作,只要对这个过程了解者都不会愿意身先士卒,走在前面,往前冲,因为不会成功,到时候只落得一个“光荣牺牲”,股票市场不可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都会“以其我输不如你来输”,遇到不对路时都会“自己先跑”,不会有道义的存在,因为道义的代价就是自己亏损。
从上周四开始,本栏的任何分析与说明都完全依据《麦氏理论》的量与价条件加以说明,不会谈论其他条件,因为从理论的应用发挥来说就已经可以掌握绝对的优势说明,不必再加上其他,谈论其他因素并不会加分,反而会减低理论的说明与应用,这样反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所以还是回归理论的说明应用,这样最实在。
上周四的下跌来得又急又猛,在20天周期内构成的变化,的确非常厉害。当多方无法守稳在2317点,有没有办法在上周二或周三以前发动攻势,将指数拉上2347点,或是更高的2365点以后,多方也只能认输。这样的演变,说明的是自然“跷跷板”高低变化,其实就是多空之间力量的消与减,目前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
今天开始之后,将是60日均价线从12月14日翻扬连续上涨70个交易日后的改变,也是进入中长多趋势改变的开始,虽然底下还有长多趋势的支撑,但上方的压力更接近近期的影响,所以在记忆与深刻印象,同时加上量潮的明显影响之下,多方会一步步的退守,这是趋势自然运行的结果。
因为这样,所以会出现很多让市场无法预料到的状况演变,其中最大的变数在成交量的变化,日成交量急速萎缩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其中最重要的绝对量是贯穿的准则,这个绝对低量是多少呢?有几个比较方式,一是针对均量线进行对比,急速缩量低于0.618倍比率时就是一个改变;其次是515亿元的绝对量,说的准确一点应是521亿元,本栏认为不会低于这个日成交量,一旦看到接近这个日成交量时就应该抢进。
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在于2233点打下这个滩头堡是来自于权重股与大盘股,所以来到这里也会由它们来护盘,不护盘都不行,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呀!始作俑者就是他们,所以哪有不护盘的道理?但这个阶段又不完全是之前的参与者,它会形成对干与博弈的拉锯,也会是声东击西,拉东出西的战法应用。
例如这一刻注意平安银行及中信银行,它们会再度揭竿而起,也可以注意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加上农业银行,它们会稳住一片天。但这个时候的招商银行及民生银行,加上浦发银行会伺机调节出脱,等于两批人马各自为政,各做各的,自拉自唱,都有自己的调,步调不一样,一定会如此。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毫无疑问的是,60日均量线虽然不是进入最高量潮区域的扣减,但对比近期的缩量,虽然只有千来亿元的扣减量,对这个阶段的多方已经形成很重要的压制,一时没有办法抵御,也无能为力进行对抗式的反击,只有先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不足,也要自认因为无法增量所以力度不够,无法化解上方的卖压,所以今天开始势必会退守,一定要慎重观察。
量潮不足就是力度不够,此时偏偏遇到60日均价线的反转下跌,如此情况会加重上方价格的压力,任谁都不愿意跟上方的卖压对抗。如果真要对抗必须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拿钱来,必须每一天维持1065亿元以上的大量,连续维持8个交易日,这个一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别想啦!
其次是将价格拉高,将指数拉上2269点以上,然后每一天都走高,否则未来24天逐日扣减高位,均价线的下压条件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多方更没有能力克服价格压力,只有认输。
如果不愿意认输,而且还加以对抗,这是非常笨的行为,简直就不自量力,也等于是送死的操作,只要对这个过程了解者都不会愿意身先士卒,走在前面,往前冲,因为不会成功,到时候只落得一个“光荣牺牲”,股票市场不可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都会“以其我输不如你来输”,遇到不对路时都会“自己先跑”,不会有道义的存在,因为道义的代价就是自己亏损。
从上周四开始,本栏的任何分析与说明都完全依据《麦氏理论》的量与价条件加以说明,不会谈论其他条件,因为从理论的应用发挥来说就已经可以掌握绝对的优势说明,不必再加上其他,谈论其他因素并不会加分,反而会减低理论的说明与应用,这样反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所以还是回归理论的说明应用,这样最实在。
上周四的下跌来得又急又猛,在20天周期内构成的变化,的确非常厉害。当多方无法守稳在2317点,有没有办法在上周二或周三以前发动攻势,将指数拉上2347点,或是更高的2365点以后,多方也只能认输。这样的演变,说明的是自然“跷跷板”高低变化,其实就是多空之间力量的消与减,目前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
今天开始之后,将是60日均价线从12月14日翻扬连续上涨70个交易日后的改变,也是进入中长多趋势改变的开始,虽然底下还有长多趋势的支撑,但上方的压力更接近近期的影响,所以在记忆与深刻印象,同时加上量潮的明显影响之下,多方会一步步的退守,这是趋势自然运行的结果。
因为这样,所以会出现很多让市场无法预料到的状况演变,其中最大的变数在成交量的变化,日成交量急速萎缩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其中最重要的绝对量是贯穿的准则,这个绝对低量是多少呢?有几个比较方式,一是针对均量线进行对比,急速缩量低于0.618倍比率时就是一个改变;其次是515亿元的绝对量,说的准确一点应是521亿元,本栏认为不会低于这个日成交量,一旦看到接近这个日成交量时就应该抢进。
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在于2233点打下这个滩头堡是来自于权重股与大盘股,所以来到这里也会由它们来护盘,不护盘都不行,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呀!始作俑者就是他们,所以哪有不护盘的道理?但这个阶段又不完全是之前的参与者,它会形成对干与博弈的拉锯,也会是声东击西,拉东出西的战法应用。
例如这一刻注意平安银行及中信银行,它们会再度揭竿而起,也可以注意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加上农业银行,它们会稳住一片天。但这个时候的招商银行及民生银行,加上浦发银行会伺机调节出脱,等于两批人马各自为政,各做各的,自拉自唱,都有自己的调,步调不一样,一定会如此。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财耕谈】短压实重不抵抗
后一篇:介入者见风转舵,等候风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