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20日均量超过776亿元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从成交量能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日量还是区域量水平,都会有一定的扩张比例,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增下去,
不过通常很难使得单位量和区域量同时达到峰值,而常常是即便单位量达到了某个峰值后,但区域量可能仍然会继续扩增放大(因为移动计算的问题),但价格往往
会因为单位量衰变而产生波动。
从麦氏理论的统计来看,在跌势情况下的反弹或者反转行情的初期,20日周期的变动都会率先反应出这样的状
况。这也是因为时间跨距不同,其区域量水平的差异,因为拉长到60天或者
120天来看,均值水平的扩增还比较小。所以通常较为敏感的反应周期,就是20日周期,而且事实上也是较为有效的反应出量能扩增的水平。
20
日均量线自388亿元翻阳上涨后,因交易量大过对比量的关系会使得20日均量水平与日俱增,但这个扩增的幅度和价格变动的格局具有一定的关联。一般来
说,1.3-1.6倍的比例扩增,会是较为积极的滚量推升行为,这个期间往往是较为活跃的市场氛围,比较合适于个股作价。
自12月5日以
来,本栏也正是基于20日周期的涨势格局,探讨说明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个股的交易中,比较合适于个股作价。但若持续扩增量能,使得20日均量水平持续扩大达
到2倍以上比例,通常都会引发价格的震荡,即便短时间还可以维持中短期结构的优势,而得以稳定盘势,但个股的交易难度已经提升。
而在经过
一轮涨势后震荡不前就会生变,初期改变在于5、10日周期,然后才会是20日周期,目前来看,10日周期面临12月14日的高量和高价区域扣减,这事实上
已经面临着不良的预期,特别是从10日周期来观察量价演变关系。不过的确即便真的产生快速转变而击穿10日均价线,但是仍有充足的条件维护指数活动在20
日均价线之上。这从指数的结构来看,是完全具备这个基础的。
但就个股而言,显然不能这么简单的来看待,因为一旦盘势动荡,即使可以将指数坚守在
20日均价线之上,但操作利润如何保证?倘若稳定指数难赚钱,那么这样的波动初期或许可以坚持,但三天不见红,怕就忍无可忍了。一旦信心降低态度转变,瞬间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所
以就操作而言,当单位量达到某个峰值后,也使得区域量完成一定的比例扩增,那么还是要考虑能够持盈保泰,先退一步观望市场的修整格局,然后再择机参与。依
照行情的发展,仍然需要从成交量能的角度来观察,震荡修整当会压缩成交量能。这个时候有两个角度的观察,一是单位量能,依照这个状况来看,再缩量应低于
700亿元以下再考虑承建仓位;二是区域量能,显然要观察过去20天里头的均值水平,在此基础上,应会低至500亿元水平。当然,这只是初期观察成交量的
状况,还需要能够得到价格体系的支持,才会更加有效。
依照当前的客观格局,的确还有望在未来一周里头保持20日周期的优势,但这不代表就
必然推升价格,也可以是震荡消耗其优势基础,但的确会因为这样的状况而促使指数再反复波动,这个期间里头对于风险喜好型又擅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来说,也能
够捕捉到一些操纵机会,但要注意能够见好就收,不要恋战,除非是已经做好的长线作战的准备和计划,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对于大多数保守型的投资者而言,当要观察60日周期在接下来的发展,能够把量能压缩到前面所说明的水平区域,而继续保持60日周期优势,那么经过20日周期的沉淀,就应该可以积极的承建仓位了。在此期间呢?当然是多多选股,圈养圈养啦!
注:上证指数日K线走势图
http://imigu.com/assets/medias/000/007/263/1fd170b2592ba83088dd1e91bceda033-original.jpg?1356662333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