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回到2105点
(2012-12-10 16:39:39)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11月7日的2105点非常重要,这一天多方采取缩量力挽狂澜不跌,力争指数收在20日均价线2101点之 上,构成初步的稳定,虽然在20日均价线的扣减来说已经进入“扣高而助跌”,在60日均价线来说,也一样的“扣高而助跌”,所以多方的确没有十足的把握与 确确的支撑在20及60日均价线的必要。
即使从成交量来看,也因为扣减较高量而形成一定的量压,来自于60及120日均量线也一样有压。这样的状况推演,是《麦氏理论》分析的功能,也是《麦氏理论》的方法论分析中的一个特色,当然知道其中的一个关系。
在当时,有读者谈到,为何会在这里坚持上涨?
当时认为多方可以上涨,其中谈到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必须增量、扩量,然后补量推升,将指数再度拉高到2117点以上,甚至于越过2127点,这样就可以构成持续的走高。
是否当时多方已经没有机会了呢?或是完全绝对没有机会了呢?
不尽然是,因为量潮的增减变化可以是趋势的必然关系,更重要的在于时间周期的影响,在没有完成40天的循环日完成以前,的确不能就此认定一定下跌,或是一定上涨,等于两种条件可以并行存在。
当 时有部份看跌者依据其他条件看跌,在所有分析中这些都是常态,因为看涨与看跌本身就存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只要将看涨与看跌的条件说明就好。最重要的关键 在:一旦看对时是否会洋洋得意?是否会因为自己看对然后去诋毁他人?这不仅仅是分析,而且是对自己分析基础说明,与给予其他人模仿应用学习的态度,这是心 境成熟的基础。
另一点是:即使出现与当初推导有所不同时,如何进行修整?修整过程中的说明状况,这个才是更重要的部份。绝对不是这里错了,后面就不会对;也不是这里讲对了,后面就一定对。更重要的是: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讲对了,然后就认为他人不对,然后选择与他的看法相反来对看。
应该要去看的是在修整的过程中讲解的理论依据,更不是刻意夸大点位差异,而且特别强调有100点的差错。一定要实事求是的依据过程中说明推演,一本初衷,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这样才能成就自身的推动分析研判的应用与说明。
所以从11月13日再度跌破反转点2061点时,的确量潮的下跌再度的回归跌势基础,本栏一样针对这个阶段的跌势进行说明,但分析的大趋势概念与基础一样不变。原来的40天修整拉长到60天修整,回到11月27日的基础条件,这些都是整体趋势分析中的一部份。
更 重要的是从5月9日的下跌以来,到8月28日之后才认为会有反击,所以9月7日的反击也对了;9月27日的再度拉起来,这个说明也对了。从5月9日到11 月7日,长达6个月的时间内没有出现任何太大差异与差错,即使出现11月8日的跳空下跌,到11月13日的2047点,也就这样的变化而已,没有到非常严 重,或是犯了大忌与太离谱的状况。
尤其应用理论的推演,一步步来的修整改变也是合理的应用,以为这样就可以诋毁打击,这个做法有失公允, 没有去看看前面的完整说明,一昧的抹杀前面的成果。更有甚者认为《麦氏理论》是垃圾。如果真的对比其他理论的应用,很多时候你会惊讶发现,《麦氏理论》的 原理应用还是非常严谨的,因为它没有“可能这个”,“可能那个”;“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解读,这个才是理论的精彩之处。
12月4日这一天的改变,证明了理论推导应用的根基,一个好的理论,的确经得起考验。
从12月4日压低后拉高的上涨,已经证明了一切,本栏应用低量水平的推导论述,依据反转点的应用,加上20KD的低位跌深的条件证明了低位的可信程度。在市场一片悲观的氛围下,还是一本初衷的进行解读,结果已经出来。
市场已经给出很好的答案,也证明了理论的优越,这是最好的答案与结果,与大家共勉之。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11月7日的2105点非常重要,这一天多方采取缩量力挽狂澜不跌,力争指数收在20日均价线2101点之 上,构成初步的稳定,虽然在20日均价线的扣减来说已经进入“扣高而助跌”,在60日均价线来说,也一样的“扣高而助跌”,所以多方的确没有十足的把握与 确确的支撑在20及60日均价线的必要。
即使从成交量来看,也因为扣减较高量而形成一定的量压,来自于60及120日均量线也一样有压。这样的状况推演,是《麦氏理论》分析的功能,也是《麦氏理论》的方法论分析中的一个特色,当然知道其中的一个关系。
在当时,有读者谈到,为何会在这里坚持上涨?
当时认为多方可以上涨,其中谈到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必须增量、扩量,然后补量推升,将指数再度拉高到2117点以上,甚至于越过2127点,这样就可以构成持续的走高。
是否当时多方已经没有机会了呢?或是完全绝对没有机会了呢?
不尽然是,因为量潮的增减变化可以是趋势的必然关系,更重要的在于时间周期的影响,在没有完成40天的循环日完成以前,的确不能就此认定一定下跌,或是一定上涨,等于两种条件可以并行存在。
当 时有部份看跌者依据其他条件看跌,在所有分析中这些都是常态,因为看涨与看跌本身就存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只要将看涨与看跌的条件说明就好。最重要的关键 在:一旦看对时是否会洋洋得意?是否会因为自己看对然后去诋毁他人?这不仅仅是分析,而且是对自己分析基础说明,与给予其他人模仿应用学习的态度,这是心 境成熟的基础。
另一点是:即使出现与当初推导有所不同时,如何进行修整?修整过程中的说明状况,这个才是更重要的部份。绝对不是这里错了,后面就不会对;也不是这里讲对了,后面就一定对。更重要的是: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讲对了,然后就认为他人不对,然后选择与他的看法相反来对看。
应该要去看的是在修整的过程中讲解的理论依据,更不是刻意夸大点位差异,而且特别强调有100点的差错。一定要实事求是的依据过程中说明推演,一本初衷,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这样才能成就自身的推动分析研判的应用与说明。
所以从11月13日再度跌破反转点2061点时,的确量潮的下跌再度的回归跌势基础,本栏一样针对这个阶段的跌势进行说明,但分析的大趋势概念与基础一样不变。原来的40天修整拉长到60天修整,回到11月27日的基础条件,这些都是整体趋势分析中的一部份。
更 重要的是从5月9日的下跌以来,到8月28日之后才认为会有反击,所以9月7日的反击也对了;9月27日的再度拉起来,这个说明也对了。从5月9日到11 月7日,长达6个月的时间内没有出现任何太大差异与差错,即使出现11月8日的跳空下跌,到11月13日的2047点,也就这样的变化而已,没有到非常严 重,或是犯了大忌与太离谱的状况。
尤其应用理论的推演,一步步来的修整改变也是合理的应用,以为这样就可以诋毁打击,这个做法有失公允, 没有去看看前面的完整说明,一昧的抹杀前面的成果。更有甚者认为《麦氏理论》是垃圾。如果真的对比其他理论的应用,很多时候你会惊讶发现,《麦氏理论》的 原理应用还是非常严谨的,因为它没有“可能这个”,“可能那个”;“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解读,这个才是理论的精彩之处。
12月4日这一天的改变,证明了理论推导应用的根基,一个好的理论,的确经得起考验。
从12月4日压低后拉高的上涨,已经证明了一切,本栏应用低量水平的推导论述,依据反转点的应用,加上20KD的低位跌深的条件证明了低位的可信程度。在市场一片悲观的氛围下,还是一本初衷的进行解读,结果已经出来。
市场已经给出很好的答案,也证明了理论的优越,这是最好的答案与结果,与大家共勉之。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