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视线与视野

(2012-11-29 14:55:21)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单位量能已经压缩到足以构建底部量潮的水平,而从历史性底部区域的量潮结构来看,也没有哪次就是持续以低量潮扩展直至自然扭转60或120日均量线,而通常都是由20日均量线先改变,然后向更长周期均量线推进。目前来看,逐步向这个方向转变。

上 午已经缩到133亿元啦,还要更低吗?那好吧,但弹簧压的越扁,弹跳的力度和空间就会越大;否则就不会把成交量缩的更低。如此,似乎怎么来看,都可以摩摩 拳擦擦掌啦。当然,基础不同,处理危机的方式不同,也会因人而异,还是要量力而行,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多看,多思,多想,就会多进步。

第三个小时比第二个小时多出11个亿,但真是杯水车薪啊。所以也不要期待就立马大涨,那不可能,尤其是大家早就钻进炕里头去了,哪里还愿意出来受冻啊。所以,虽然从低量潮的角度来看,无需再担忧继续缩量调整,反而对于卓有远见的投资者,会是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但可以肯定,在没有任何积极的行为出现之前,大多数投资者还是会担惊受怕,深深的被跌势压制着,动弹不得。客观来看,这是市场正表现出来的现象,所以倘若没有多少能耐,继续等机会不失为好方法。但这也告诉我们,出发点不同,所见所思也会不同,视线和视野是两码事。

http://imigu.com/assets/medias/000/007/065/674ad7709d116d33de74b69e2d335d78-original.jpg?1354171451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