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跌变坏了吗?
(2012-11-08 16:58:30)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财经要闻 |
作者:亮话天窗
如果依据今天下跌的走势进行说明,只要说“跌”,基本上都不会有意见,而且接下来唱“跌”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因为今天下跌是事实,也因为这样的一根“跳空下跌”的压制,的确给了多方一个当头棒喝,的确是一次打击。
市 场的观察与分析都会从价格角度观察,事实上也是有些依据,例如在《麦氏理论》的均价线分析中就谈到,区域中应用均价线有“趋势原则”的观察,从趋势原则判 断,60日均价线还是助跌,所以这个阶段在这里还是应该看跌,何况上方还有120日均价线的趋势下跌,说明“四级跌势”没有改变。
如果从均价线的“大小原则”来看,60日均价线在这个区域最大,所以它进入“扣高而助跌”也是明显的,进入进入8月9日的2174点扣减,显然下跌是明确的趋势,毫无疑问。
如果从均价线的“就近原则”来看,指数最靠近60日均价线,所以它的助跌效果最明显,因此看跌的理由是充分的。
本栏独创《麦氏理论》分析法,应用这三个条件说明,已经比所有针对均价线分析者详细、清楚、明细许多啦!就从理论及理由应用来看,也是说理清楚,道理明白,这一点只要是用《麦氏理论》分析者都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
从这个角度看,本栏在分析的时候会不知道吗?当然也知道,而且这个理由在之前也不断的说明,也都讲到了。
20日均价线进入10月9日2115点的扣减,形成“扣高而助跌”,也说到了,没有故意不理会这个影响;10日均价线到今天还没有上涨,也在近期说到了,更谈到要到周五,进入扣减10月26日的2066点才有助涨的动作。
不过20及10日均价线如何的优势,都无法抵挡60日均价线的压制,这是明确的讯号,这个部份的说明,本栏在这之前已经说过好几次。估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有看过,但都忘记了,而且一看到本栏偏涨的说法,都会认为不对,或是胡扯,不顾及事实说话。
如果你真的可以细细的听一听为何这个阶段说明会有进一步反击的优势与气势时,请看看,在9月7日之前,在没有任何俱有一丁点“中级反击”的讯号时,本栏已经谈到会有反击呢?
难免会有装糊涂,故意不谈这个状况,而且一定会采用今天下跌而看涨的观点,以为犯错而加以挞伐,甚至于一些难听一点的用词用语都来了,难免会以为今天下跌看对了而得意开心,也会反过来认为本栏的分析不屑一看,认为是垃圾。
9月27日为何拉高呢?是否试图去细细品味呢?
为何10月9日再度上涨呢?是否有想过?为什么?
10月18日为何上涨?指数拉高收在2131点,为什么?
11月1日再度反击拉高上涨,收在2104点,为什么?
如果只是看到今天下跌就认定看跌是对,为何在前面五次拉高的时候没说你看错呢?
重点是:不是只要说看涨或是看跌的答案,是否可以完整说出看跌的理由?如果细细的去观察看跌的理由,你会发现多数都是用感受、感觉,然后再找倾向来比较。
有没有注意到,本栏每一次讲涨或是讲跌,都会清楚的说明推理的理由、步骤及过程,是否你真的清楚的知道所谈的理由?如果针对这个理由对比后来的结果,是否当时说明的状况是符合的呢?
因为下跌,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会去看理由,看到的是“事实结果是下跌”,真的就此下跌了吗?本栏要说的是“不完全”。
一定要注意!也要记得!任何一次上涨(或跌)的演变中,一定会有一根中流砥柱、镇底(或压顶)的大成交量,有没有试图去解开为何9月7日上证指数会出现一根1111亿元的大成交量?这个成交量从何而来?
对比一下9月7日的日成交量是20日均量线的2.22倍,是60日均量线的2.08倍,因为一日的增量,造成20及60日均量线持续6个交易日都在增加,也都在上扬,这是什么讯号?
显然已经俱备反击推升的初步特征,只是因为时间周期不足够,所以还需要再次的回测,再来一次测低,重点就在9月26日。
从 120日均量线7月9日最高来到796亿元后开始下跌,至今运行83个交易日,压缩挤泡沫萎缩到0.618倍时应该要到491亿元水平,目前还有572亿 元,显然压缩的状况还不够,继续挤压需要到11月27日才会完成,到时候长期均量线的压缩才会到一个低位水平,还有12个交易日,加起来时95个交易日的 循环。
这是均量线本身的比较,在均量线与均量线比较中,当20日均量线压缩达到491亿元时,是否会有一定的影响呢?9月26日的20日均量线降低到485亿元,已经进入120日均量线低位水平的第一步,隔天还有更低到474亿元。
60日均量线降低到526亿元没有继续压缩的动作,所以形成浮浮沉沉,难免会对指数产生一定影响,也构成浮浮沉沉,这样走了40个交易日。
20日均量线有没有可能再创新低呢?10日均量线有没有可能再创新低呢?目前来看不容易,尤其在11月27日之前不可能。
到周四为止,60日均量线还在527亿元的水平,与120日均量线差距45亿元,还有15%的差距,近期压缩加速,估计很快就会降低到这个水平量,11月27日之前还不会交汇或是会合。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讯号,不能忽视。
如果周五之后的日成交量持续萎缩,那么可以因为这个变化造成未来10、20、60日均量线都分别再创新低成交量,但这个阶段目前判断不容易,所以应该可以以501~527亿元作为一个区域量潮水平观察,检测这个阶段的量潮。
上 述说明是针对均量线水平的说明,尤其压缩机泡沫的概念说明,从均量线的演变来说,本栏说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今年5月9日还没有到之前,本栏已经强调这 一天之后产生转变,形成下跌变坏,从5月9日一路跌到8月28日,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本栏都一路看跌,估计你一定没有忘记。
到了8月28日之后,本栏才开始调整量潮分析,才进入“对抗性”与“抗跌能力增强”的角度说明,到9月7日出现一根中长红的大涨以后,本栏才开始说明多方可为的地方。
到了9月26的当天,市场已经倾向极度看坏了,但本栏还是告诉大家,这个区域会出现第二根强拉上涨,因为时序的运行变化就是如此,估计很多人会记得,即使想要忘记也忘不了,不会因为今日的下跌而否认当时的看涨,即使回头看,点位也差异很远。
以9月7日作为一个分界点,之前的量潮属于助跌,之后属于助涨的修整周期,那么应该要运行多久才可以确认改变呢?
很简单,至少需要40个交易日。
今天,正好完整满足四个交易日,等于明天进入20日均量线第三个回合的修整,也等于进入60日均量线的一次循环修整,等于进入三分之二的强度调整改变的开始,明天就会转变。
因为本栏依据量潮分析,所以一定会站在量潮的角度解读与应用,不会从价格角度说明,所以价格的变化对本栏来说都可以“较为忽视”,不是不重视,而是偏重量潮的解读。
这是一个前瞻性说明的条件基础,不会等看到状况以后才说明,就如昨日谈到均量线进入扣高的大量,均价线也进入扣高,除非今天放量上扬将指数拉高越过2117点,否则就会下跌。
从扣减的角度观察,也看到下跌的事实,也都谈到这个关系与演变,只是没有特别强调与点明而已,不是只有你看到下跌,或是只有你知道下跌,而是本栏从趋势的角度说明,会比较不会太在意这里的下跌。
要说的是:第三个20天量潮演变从明天开始,当中还有多次的转折演变出现,后面来验证吧!
别反对,再反对我也是这样说,所以反对也无效,看看后面结果再说。
本栏要提醒大家的是,对比9月7日之前与之后的增量上涨关系,9月27、28,10月8、18日与11月1日等上涨,那一次不是上涨大量呢?说明什么?每一次都是主动增量拉高上涨。
周五有没有可能出现增量上涨呢?未发生的事说不上,但从周K线观察,本栏始终相信周线会拉高来收,所以会有一次拉回2117点收盘的动作。如果周五主动增量反击拉高,估计日成交量至少有11月1日的626亿元水平,等于超过各条均量线的水平,也等于可以因此而上涨。
有没有可能呢?明天验证吧!应该说,即使明天不拉高,后面还是要再度将指数拉回2127点以上。会不会?结果如何?不是我要说的,而是将我的推理说明了就可以。
还 要提醒大家一点,请看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四只股今日共计金额才4.11个亿元而已。从周线观察中国石化拉高收在6.41元应该是 有机会的,中国石油拉高收在8.78元应该不难,建设银行继续拉高收应该可以预期,工商银行拉高收在3.91元应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是否它们在明日都会主动发力拉高作收呢?这个不知,但知道多方还是存在一定的机会,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其他就别多说了。
举 例这么多,不是为了看涨而写,而是将这个阶段对多方有利的理由列出来,让你比对一下。写太多,写的详细一点,不知道几个人看得懂?如果针对里头说明有不清 楚的可以讨论,至于胡扯、批评、谩骂、讥讽就别来了,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说我的,你要看就看,看了不爽,放在心上,别出声哦!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如果依据今天下跌的走势进行说明,只要说“跌”,基本上都不会有意见,而且接下来唱“跌”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因为今天下跌是事实,也因为这样的一根“跳空下跌”的压制,的确给了多方一个当头棒喝,的确是一次打击。
市 场的观察与分析都会从价格角度观察,事实上也是有些依据,例如在《麦氏理论》的均价线分析中就谈到,区域中应用均价线有“趋势原则”的观察,从趋势原则判 断,60日均价线还是助跌,所以这个阶段在这里还是应该看跌,何况上方还有120日均价线的趋势下跌,说明“四级跌势”没有改变。
如果从均价线的“大小原则”来看,60日均价线在这个区域最大,所以它进入“扣高而助跌”也是明显的,进入进入8月9日的2174点扣减,显然下跌是明确的趋势,毫无疑问。
如果从均价线的“就近原则”来看,指数最靠近60日均价线,所以它的助跌效果最明显,因此看跌的理由是充分的。
本栏独创《麦氏理论》分析法,应用这三个条件说明,已经比所有针对均价线分析者详细、清楚、明细许多啦!就从理论及理由应用来看,也是说理清楚,道理明白,这一点只要是用《麦氏理论》分析者都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
从这个角度看,本栏在分析的时候会不知道吗?当然也知道,而且这个理由在之前也不断的说明,也都讲到了。
20日均价线进入10月9日2115点的扣减,形成“扣高而助跌”,也说到了,没有故意不理会这个影响;10日均价线到今天还没有上涨,也在近期说到了,更谈到要到周五,进入扣减10月26日的2066点才有助涨的动作。
不过20及10日均价线如何的优势,都无法抵挡60日均价线的压制,这是明确的讯号,这个部份的说明,本栏在这之前已经说过好几次。估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有看过,但都忘记了,而且一看到本栏偏涨的说法,都会认为不对,或是胡扯,不顾及事实说话。
如果你真的可以细细的听一听为何这个阶段说明会有进一步反击的优势与气势时,请看看,在9月7日之前,在没有任何俱有一丁点“中级反击”的讯号时,本栏已经谈到会有反击呢?
难免会有装糊涂,故意不谈这个状况,而且一定会采用今天下跌而看涨的观点,以为犯错而加以挞伐,甚至于一些难听一点的用词用语都来了,难免会以为今天下跌看对了而得意开心,也会反过来认为本栏的分析不屑一看,认为是垃圾。
9月27日为何拉高呢?是否试图去细细品味呢?
为何10月9日再度上涨呢?是否有想过?为什么?
10月18日为何上涨?指数拉高收在2131点,为什么?
11月1日再度反击拉高上涨,收在2104点,为什么?
如果只是看到今天下跌就认定看跌是对,为何在前面五次拉高的时候没说你看错呢?
重点是:不是只要说看涨或是看跌的答案,是否可以完整说出看跌的理由?如果细细的去观察看跌的理由,你会发现多数都是用感受、感觉,然后再找倾向来比较。
有没有注意到,本栏每一次讲涨或是讲跌,都会清楚的说明推理的理由、步骤及过程,是否你真的清楚的知道所谈的理由?如果针对这个理由对比后来的结果,是否当时说明的状况是符合的呢?
因为下跌,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会去看理由,看到的是“事实结果是下跌”,真的就此下跌了吗?本栏要说的是“不完全”。
一定要注意!也要记得!任何一次上涨(或跌)的演变中,一定会有一根中流砥柱、镇底(或压顶)的大成交量,有没有试图去解开为何9月7日上证指数会出现一根1111亿元的大成交量?这个成交量从何而来?
对比一下9月7日的日成交量是20日均量线的2.22倍,是60日均量线的2.08倍,因为一日的增量,造成20及60日均量线持续6个交易日都在增加,也都在上扬,这是什么讯号?
显然已经俱备反击推升的初步特征,只是因为时间周期不足够,所以还需要再次的回测,再来一次测低,重点就在9月26日。
从 120日均量线7月9日最高来到796亿元后开始下跌,至今运行83个交易日,压缩挤泡沫萎缩到0.618倍时应该要到491亿元水平,目前还有572亿 元,显然压缩的状况还不够,继续挤压需要到11月27日才会完成,到时候长期均量线的压缩才会到一个低位水平,还有12个交易日,加起来时95个交易日的 循环。
这是均量线本身的比较,在均量线与均量线比较中,当20日均量线压缩达到491亿元时,是否会有一定的影响呢?9月26日的20日均量线降低到485亿元,已经进入120日均量线低位水平的第一步,隔天还有更低到474亿元。
60日均量线降低到526亿元没有继续压缩的动作,所以形成浮浮沉沉,难免会对指数产生一定影响,也构成浮浮沉沉,这样走了40个交易日。
20日均量线有没有可能再创新低呢?10日均量线有没有可能再创新低呢?目前来看不容易,尤其在11月27日之前不可能。
到周四为止,60日均量线还在527亿元的水平,与120日均量线差距45亿元,还有15%的差距,近期压缩加速,估计很快就会降低到这个水平量,11月27日之前还不会交汇或是会合。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讯号,不能忽视。
如果周五之后的日成交量持续萎缩,那么可以因为这个变化造成未来10、20、60日均量线都分别再创新低成交量,但这个阶段目前判断不容易,所以应该可以以501~527亿元作为一个区域量潮水平观察,检测这个阶段的量潮。
上 述说明是针对均量线水平的说明,尤其压缩机泡沫的概念说明,从均量线的演变来说,本栏说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今年5月9日还没有到之前,本栏已经强调这 一天之后产生转变,形成下跌变坏,从5月9日一路跌到8月28日,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本栏都一路看跌,估计你一定没有忘记。
到了8月28日之后,本栏才开始调整量潮分析,才进入“对抗性”与“抗跌能力增强”的角度说明,到9月7日出现一根中长红的大涨以后,本栏才开始说明多方可为的地方。
到了9月26的当天,市场已经倾向极度看坏了,但本栏还是告诉大家,这个区域会出现第二根强拉上涨,因为时序的运行变化就是如此,估计很多人会记得,即使想要忘记也忘不了,不会因为今日的下跌而否认当时的看涨,即使回头看,点位也差异很远。
以9月7日作为一个分界点,之前的量潮属于助跌,之后属于助涨的修整周期,那么应该要运行多久才可以确认改变呢?
很简单,至少需要40个交易日。
今天,正好完整满足四个交易日,等于明天进入20日均量线第三个回合的修整,也等于进入60日均量线的一次循环修整,等于进入三分之二的强度调整改变的开始,明天就会转变。
因为本栏依据量潮分析,所以一定会站在量潮的角度解读与应用,不会从价格角度说明,所以价格的变化对本栏来说都可以“较为忽视”,不是不重视,而是偏重量潮的解读。
这是一个前瞻性说明的条件基础,不会等看到状况以后才说明,就如昨日谈到均量线进入扣高的大量,均价线也进入扣高,除非今天放量上扬将指数拉高越过2117点,否则就会下跌。
从扣减的角度观察,也看到下跌的事实,也都谈到这个关系与演变,只是没有特别强调与点明而已,不是只有你看到下跌,或是只有你知道下跌,而是本栏从趋势的角度说明,会比较不会太在意这里的下跌。
要说的是:第三个20天量潮演变从明天开始,当中还有多次的转折演变出现,后面来验证吧!
别反对,再反对我也是这样说,所以反对也无效,看看后面结果再说。
本栏要提醒大家的是,对比9月7日之前与之后的增量上涨关系,9月27、28,10月8、18日与11月1日等上涨,那一次不是上涨大量呢?说明什么?每一次都是主动增量拉高上涨。
周五有没有可能出现增量上涨呢?未发生的事说不上,但从周K线观察,本栏始终相信周线会拉高来收,所以会有一次拉回2117点收盘的动作。如果周五主动增量反击拉高,估计日成交量至少有11月1日的626亿元水平,等于超过各条均量线的水平,也等于可以因此而上涨。
有没有可能呢?明天验证吧!应该说,即使明天不拉高,后面还是要再度将指数拉回2127点以上。会不会?结果如何?不是我要说的,而是将我的推理说明了就可以。
还 要提醒大家一点,请看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与工商银行,四只股今日共计金额才4.11个亿元而已。从周线观察中国石化拉高收在6.41元应该是 有机会的,中国石油拉高收在8.78元应该不难,建设银行继续拉高收应该可以预期,工商银行拉高收在3.91元应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是否它们在明日都会主动发力拉高作收呢?这个不知,但知道多方还是存在一定的机会,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其他就别多说了。
举 例这么多,不是为了看涨而写,而是将这个阶段对多方有利的理由列出来,让你比对一下。写太多,写的详细一点,不知道几个人看得懂?如果针对里头说明有不清 楚的可以讨论,至于胡扯、批评、谩骂、讥讽就别来了,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说我的,你要看就看,看了不爽,放在心上,别出声哦!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