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与“斯巴达”。

(2012-10-09 13:05:34)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如果要说股市只是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任谁都不会相信,因为股市太复杂了。

股市的买卖可以 说是一个简单供需关系,所有需求中有刚性需求,也有弹性需求,对基金机构来说是刚性需求,他们必须在募集完成后的三个月内买足七成,所以有实际的需求。有 一些基金因为跟政策有很重要的关联性,还被要求买入那些个股,至少要达到基金规模的多少百分百,这个部份就是刚性要求,没得商量,即使明知道该股的股价趋 势下跌也必须买入。

对于券商的身份来说,也可以算是刚性需求,必须要有业绩,如果业绩量做不到一定营业额,达不到公司要求,对他的本职会 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难免会特别针对这个部份用力,因此券商在业绩压力之下被强迫只能选择做多,做多是唯一选择,也是他们的天职,没有多少空间可供选择。因 为,券商的内部分析,不管任何时刻,即使明知道趋势不佳,也必须强调在如何的情况下会有上涨机会,总是要描绘可以看到的希望,毕竟股民需要买一个未来。

对 于一般股民来说都可以视为弹性需求,因为不买股票你不会活不下去,可有可无,所以是弹性,或是根本没有这个需求。如果会有需求通常只有两个问题:一是,看 到他人从股票市场赚到钱,也有想赚钱的冲动,所以就有了初始的需求;二是,手中的闲钱实在太多,不知道做什么好,所以难免也会有所有分散风险的投资。也因 为达到这个高度,身边难免会有上市公司的来往关系,通常也会互通有无,多多少少也会谈到股票,所以难免也会有应酬式的买一点股票。

我有一位友人,因为喜爱上打高尔夫球,也因为在球场的时间长了,难免也遇到一些上市公司老板,久而久之相熟了,时不时丢一个信息给他,我知道的状况是在1995年以后因为这层关系,他个人的资产从原来的几百万,到05年时听说已经上亿元,是否真如此?说真的都是听说。

有 一位广州的友人,在06年的时候因为软件成为产品销售的主流,他从原来一个小小的业务销售,后来找了几个人合作专门卖软件,到07年年底的时候已经赚了一 大票。据说他们的业绩最高时可以高达两千来万的业绩,持续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在当时疯狂的年代,迷信因为一个软件就可以获利,尤其动辄十几万的软件,让你 不敢想像。因为这一个滚动,赚到钱了,适时的转身,投入其他行业,然后攀上一些名贵,据说也步入上流,跟高尔夫扯上关系,非常紧密,成为了“高而富”的一 个代表。

在北京一位好朋友当时也在离开公司后独立创业,我知道他的软件来源,一个简单的设计几个指标,其中一个最高售价是98888元,当时我真的瞠目结舌,不管如何都看不出有这个价值,但他确实卖出好几套,据说一个月也做了上千万业绩,不可思议。

有 一位友人在杭州,因为除了卖软件、投资管理,加上配合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其中最关键的是配合上市公司进行公司重组业务,可惜别人因为这个成功,大发利 是,他却锒铛入狱,服刑两年多以后出来,是一个不幸者。也有好多年没有联系,总是一个过程,据说如果当时将部份的钱吐出来,尤其是付给一些关系人走关系, 大概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他没有做这样的选择,听说后来也离婚了。

09年在上海人认识一个据说资金超过亿元的大户,他亲口告诉我,只要有任何具有特色的软件他都会买来使用,最贵买过一个软件8万,当时他说已经买过27套软件,我听了真是汗颜,怎可能有这种事,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还有一个06年最早期退出来的软件,叫“XX方舟”,这个更离谱,总销售额超过好几个亿,真的是非常非常离谱,但这些人已经“获利了结”,上岸了,不再涉足,所以可以高枕无忧。

据 说一堆大大小小的软件,几乎是千篇一律,也就是设定几个指标,然后就称之为XX生命线等等,然后特别谈到有多神奇,这些软件销售你真的很难想像,还真的有 人买。他们可以从一个软件4000元,卖到一个软件整十万,让我不得不称奇。据说有一个软件曾经卖到36万,我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仙软件,怎么会有如此 的高价。

南京有个软件销售也就是贴上几个指标应用,这样就可以形成销售,而且延绵好几年,我知道从08年从分析师转型成为老板后,至今依然屹立不摇,销售业绩持续红盘,真厉害。

软件只是工具,只是应用于分析的工具,最终还是要靠人的思考,不能简单的使用,但也有人用所谓系统分析工具,或是系统结构统计,然后运算出多少成功机率。在验证过去时都是一流的,但用在未来时,结果没人敢说。

如 果软件的机械式应用就可以,估计美国一定非常发达,因为所有通过计算器进行的系统分析都是从他们那里而来,你比得过他们吗?估计很难,但也因为过度电脑化 后,也造成一大堆交易的弊端,因为当触及设定的止损与止盈点位后,产生的反作用更可观,说明市场还是人为的心理行为因素,绝对不是一些量化的变动,而所有 量化会因为参与及投入的质与量而产生变数,谁都说不上。

有一个学生的确应用自己的操作已经成为亿万身家,身份已经不同往日啦!但又如何呢?生活改善后,房子好几栋,准备移民,老婆孩子都在国外,也有一个小三,据说全国各地国外到处飞,不知道现在飞到哪里?

也有一些学生有了成就后失去联系了,也不知如今在哪里?不过通常他们途经广州都会联系一下,大致上也就如此。

股市的斯巴达在哪里?看你想要怎样的斯巴达?是斯巴达,应该也可以是18大,不管是哪一个?其实都是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已,不是吗?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