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的资金流向统计。
(2012-07-31 17:44:12)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投资分析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每一个有关股市的的网站及软件都有会针对市场的资金流向进行统计,然后冠上“主力资金流向”,或者是“市场热门股”的资金流向,或是每一个板块的资金流进与流出统计,到底这个资金的统计是从何而来?
如果将每一个买卖进行统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零和游戏”,因为一定是有一个买的交易与卖出的交易才可能撮合成交,所以不存在偏向买进,或是偏向卖出,那么到底这些统计说的是什么?
所谓的主力资金的流向,其实也不是真的指哪一个主力介入,只是针对一个模式设定的比率原则统计而已,例如设定买卖成交量较大的前5家的对比,或是前10、20家进出对比的统计而已。
当然,一只个股有人介入,即使他在有三头六臂,一个控盘者或是操盘者要完全依靠个人的记忆力去记录哪一个账号有多少股,这个状况是不容易做到的。也许他可以在自己比较熟习的5~8个账号走很难过记得有哪些持股,即使记忆能力特强的个人可以记得超过10个账户的情况,再多也有一个限度,通常都无法记得超过12个,或是15个账号资料,越多就越乱,即使有高IQ也不容易做到,因为账户一多就会乱,在盘中一忙起来就会搞错,尤其要看盘、操盘,又要喊盘,还要看这个看那个,任由他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多大能耐长久、长期熬下去,早晚都会犯错。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个人主力可以控制几百个账户,当然他可以经由自己的掌握,然后分给底下帮他下单操作的人,即使真的如此,最多也就5~8个人,再多了也会乱。想想看,在一个房间内做了5个人或是8个人听命于一个人的喊盘与操盘,是何等复杂的事。
如果账户都是自己的关系找来,个人关系可以有多少账户可以使用呢?过去还有所谓券商提供账户,采取一拖多账户使用的电脑操作,即使有这些电脑工具,还是难以保障不犯错,所以不必羡慕与想像主力有多厉害,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
多数的主力在接入股票以后,都会因为压力太大,常常会有很多小动作出现,有些主力一急起来很会骂人;有一些是烟不离手,不断的抽烟减压;有一些事盘中不断的吃东西。在没有什么变化之下还好,一旦到了压力的边缘,或是瞬间遇到压力挑战时,必须看个人的压力极限,在精神没有崩溃之前他都可以应付自如,一旦压力极限崩溃后,主力也会出现精神错乱,难免会乱搞一通,很多状况是讲不清楚的。
主力好当吗?当然不容易,那么可以简单的将前面几家进出成交量比较大的券商作为统计吗?当然不行,因为不一定就是真实答案;可以将前几家的成交量统计然后就说是主力资金进出吗?当然也不可以,因为没有什么是真正可以参考的作用。
的确在盘中出现单一笔大单量的投入后持续的买入,形成增量,这个部份可以作为有人介入的判断,但也只有当时的状况可以考虑而已,并不能说明这个就是主力单的介入,所以说明市场如此将统计的资金流向作为主力介入与否的说明,其实并不靠谱。更重要的是:你看到昨日进出的成交量,但今天他是否会卖出呢?完全不知道的状况,如果遇到“一日游”的炒作,或是敢死队的操作,不是更不靠谱吗?
因为从来就没有人知道那一笔是主力买入,或是卖出,除了交易所里头的交易追踪,其中在集中度统计的资料显示,例如较明显的买入偏向,或是卖出偏向,尤其是多数集中在某一些账户里头的交易,这个部份的确可以作为那一些人介入的说明,但只有交易所会知道,这些细目一般人不会知道。但交易所是官方机构,资料不对外高开,所以不是我们可以应用的,也无法在盘中就统计。
那么每一天这些软件所强调的资金流向有什么意义呢?从我的观察,最多就是告诉你流向的问题,但不能作为操作的参考,因为今日流向这里,每日可以留下他处,更重要的是:这个资金的统计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资金流向也有问题,不可以使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每一个有关股市的的网站及软件都有会针对市场的资金流向进行统计,然后冠上“主力资金流向”,或者是“市场热门股”的资金流向,或是每一个板块的资金流进与流出统计,到底这个资金的统计是从何而来?
如果将每一个买卖进行统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零和游戏”,因为一定是有一个买的交易与卖出的交易才可能撮合成交,所以不存在偏向买进,或是偏向卖出,那么到底这些统计说的是什么?
所谓的主力资金的流向,其实也不是真的指哪一个主力介入,只是针对一个模式设定的比率原则统计而已,例如设定买卖成交量较大的前5家的对比,或是前10、20家进出对比的统计而已。
当然,一只个股有人介入,即使他在有三头六臂,一个控盘者或是操盘者要完全依靠个人的记忆力去记录哪一个账号有多少股,这个状况是不容易做到的。也许他可以在自己比较熟习的5~8个账号走很难过记得有哪些持股,即使记忆能力特强的个人可以记得超过10个账户的情况,再多也有一个限度,通常都无法记得超过12个,或是15个账号资料,越多就越乱,即使有高IQ也不容易做到,因为账户一多就会乱,在盘中一忙起来就会搞错,尤其要看盘、操盘,又要喊盘,还要看这个看那个,任由他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多大能耐长久、长期熬下去,早晚都会犯错。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个人主力可以控制几百个账户,当然他可以经由自己的掌握,然后分给底下帮他下单操作的人,即使真的如此,最多也就5~8个人,再多了也会乱。想想看,在一个房间内做了5个人或是8个人听命于一个人的喊盘与操盘,是何等复杂的事。
如果账户都是自己的关系找来,个人关系可以有多少账户可以使用呢?过去还有所谓券商提供账户,采取一拖多账户使用的电脑操作,即使有这些电脑工具,还是难以保障不犯错,所以不必羡慕与想像主力有多厉害,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
多数的主力在接入股票以后,都会因为压力太大,常常会有很多小动作出现,有些主力一急起来很会骂人;有一些是烟不离手,不断的抽烟减压;有一些事盘中不断的吃东西。在没有什么变化之下还好,一旦到了压力的边缘,或是瞬间遇到压力挑战时,必须看个人的压力极限,在精神没有崩溃之前他都可以应付自如,一旦压力极限崩溃后,主力也会出现精神错乱,难免会乱搞一通,很多状况是讲不清楚的。
主力好当吗?当然不容易,那么可以简单的将前面几家进出成交量比较大的券商作为统计吗?当然不行,因为不一定就是真实答案;可以将前几家的成交量统计然后就说是主力资金进出吗?当然也不可以,因为没有什么是真正可以参考的作用。
的确在盘中出现单一笔大单量的投入后持续的买入,形成增量,这个部份可以作为有人介入的判断,但也只有当时的状况可以考虑而已,并不能说明这个就是主力单的介入,所以说明市场如此将统计的资金流向作为主力介入与否的说明,其实并不靠谱。更重要的是:你看到昨日进出的成交量,但今天他是否会卖出呢?完全不知道的状况,如果遇到“一日游”的炒作,或是敢死队的操作,不是更不靠谱吗?
因为从来就没有人知道那一笔是主力买入,或是卖出,除了交易所里头的交易追踪,其中在集中度统计的资料显示,例如较明显的买入偏向,或是卖出偏向,尤其是多数集中在某一些账户里头的交易,这个部份的确可以作为那一些人介入的说明,但只有交易所会知道,这些细目一般人不会知道。但交易所是官方机构,资料不对外高开,所以不是我们可以应用的,也无法在盘中就统计。
那么每一天这些软件所强调的资金流向有什么意义呢?从我的观察,最多就是告诉你流向的问题,但不能作为操作的参考,因为今日流向这里,每日可以留下他处,更重要的是:这个资金的统计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资金流向也有问题,不可以使用。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