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三(7月25日)开盘论市:还有32%的压缩量继续压低。

(2012-07-25 10:33:18)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投资分析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麦氏理论》对量潮分析应用与判断应该是市场独一无二,尤其独创对量潮的解读与应用,更是技术分析的一个利器,其中对量潮趋势的把握,在每一次的扩量与缩量直接的说明解读,更是市场绝无仅有的分析方法,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更是其他技术分析理论所没有的,从学理的基础观察,它更俱有理论的架构与完整性,是取之于过去的理论基础后加以改良完成的“市场心理技术分析”。单单在量潮领域里头谈到的“对比量”与“对应量”,只要是喜爱研究与应用技术分析者看到后都会拍案叫绝。

这个部份读者可以多加应用,当用的更熟练后就会更有心得,此时会衍生出更多个人的心得成果。如果知道“隆起量”与“断层量”的说明,应该对成交量的体会更深,从“扩张量”到“压缩量”,应用市场心理的黄金分割比率估测,在扩展最大值达到2.382倍及压缩达到0.382倍时都会有一个决定性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时间周期循环的关系,每一条均价线的时间周期都有“三个回合”的循环影响,例如10日均量线的上涨可以继续形成30天周期的扩张,20日均量线则为60天,依据如此应用可以找到时间循环的关键因素。

依据上述的说明可以针对均量线的趋势应用,然后对应到均价线的趋势,其中根据长周期的均量线演变为基础,再回到中长期的趋势确认,然后用到20天周期内的趋势判断,几乎可以精准的掌握每一次的涨涨跌跌与高高低低。本栏必须承认,不可能每一次都可以精准的把握每一次变动,毕竟是人在使用,难免会有人的思想投射其中,结果会出现因为心理因素而起变化,但只要依循趋势线的概念应用判断几乎所向披靡,不容易犯错。减少犯错就可以提高准确度,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应用,接下来是操作心态也不会轻易受影响、被动摇,这样就可以“有别于市场看法”,准确度就会提高。

例如市场的观感总会集中在涨涨跌跌的解读上,没有注意到趋势的方向变化,举例周二的行情,当5日均价线的趋势都无法在“一日之间改变”,如何可以期待盘势可以去挑战10日均价线呢?当这个状况与条件都不俱备时,也说明多方根本就无力翻身,即使上涨只是短线上的反应而已,回到趋势格局上来看,根本不俱操作条件,最后还是要下跌。即使周三的情况也一样,它比周二更糟糕,所以可以轻易的看到无法上涨的理由。

就以今天来看,上半周的变化到今天上午为止,短线上在2132点跌破后还可以维持一定的支撑,但下午盘以后又会陷入跌势的循环走很难过,而且会开始形成进一步补跌压低,此时会出现很多让市场难以想像,或是根本想不到的下跌。这个就是市场的自然循环概念的应用,一般上的分析都无法透析这个关系,所以今日不应该期待上涨,倒过来说,任何上涨都应该把握调节的机会。

这个分析概念是来自于对市场心理分析的透析与了解,尤其对股民心理的体会与感受尤深,每一个阶段的操作思路与心理状况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怕输”,输不起、伤不得是最重要的操作选择。一旦输了,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所以不能轻易的“输”,必须控制在“可以承担得起的输”,不可以任由“继续输”,等于在流血时必须立即止血,只有先止血后才有止住继续无谓的“耗损”。

市场过于轻易言“底”,动不动就说“底”,不管是“钻石底”或是“政策底”,还是A股的“基础底”,总之成交量压缩没有进入“极低”的地步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的“底”。简单对比1月5日最低收盘2148点当时的20日均量线在433亿元后开始上扬,到昨日已经跌到这个区域,但20日均量线还有575亿元,两者差距142亿元,说明这一次的挤泡沫压缩还没到位,比率高达32%,还要再度压缩日成交量,继续萎缩就会继续创新低量,也就会再创新低价。不要说“底”,还要继续压低。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