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耕谈】缩量就会再盘弱

(2012-07-17 14:10:11)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投资分析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第一个小时成交量被压缩到179亿元,虽然第二个小时指数反击推升,但是成交量不增反减,只有交易119亿元,使得上午盘仅释放出299亿元的成交量能,相对偏低。以日成交量能的分布情况,也常常表现出第二个小时低于第一个小时的格局,但通常在第一个小时已经缩量的情况,第二个小时的攻击理当是要释放量以推动指数上行的,但上午盘却反向缩减,这在跌势格局下,通常是会被视为上攻乏力的主要特征,既预示着后续上行难以持续,还可能会因为上行乏力而冲高折返回落,甚至产生较大的破坏性跌势。

当然,因为周一的长阴下挫,再怎么大跌也会有限,至少从上午盘的止跌回升行为来看,也不会再立马构成较大跌幅,如此则会将市场引向弱势盘整的格局,同样是对操作构成不利的局势,而且在跌势过程中,通常这样的局势容易发生在指数创新低后的盘中反应。所以就上午盘的震荡,既吻合了当前行情演变的特征,但是又给后续行情发展带来不利状况,继续盘弱仍然难以改变。

这个状况从成交量能上面来看,比较容易从量潮趋势的下跌获取,当无法能够出现增量来扭转跌势量潮之前,价格趋势的下跌就不容易改变。所以缩量就会再盘跌,直到量能潮出现扩增后才会有机会扭转价格的下跌。在此之前则通常都应该顺应价格趋势的盘跌而顺势为之。如此来看待行情的发展,则比较容易认识当前所处于的环境,然后依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的布局即可。

在当前盘势下,从策略性交易而言,麦氏理论通常在跌势情况下,会告诫那些保守型的投资者“不操作就是做好的操作”,但不可能每一位朋友都束手不玩,那股市岂不是要关门大吉了,所以少不了冒险的朋友,这也不是完全不可,只是要能够搞懂市场变动的规律。比如从盘面中涨跌个股的表现行为来看,也都给我们很多指引。

首先以涨停板来看,其中多数个股是跌深反弹的行为,但这里头也已经区分出明显的差异。一是软控股份(002073),二是光电股份(600184),这两只个股和其他涨停的股票,在量能的变动上有明显的差异,均出现了下跌过程中的释放量行为。当然,这里头还存在一个问题,即释放多大的量能?时间会持续多久?这会是让我们在何时选择入场的关键因素。

坦言,这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通常能够持续滚量长达20个交易日,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任何时候价格的稳定,尤其是横向移动以满足短周期的反弹条件,就会随时带来反击。上述两只个股都表现出这样的关系。倘若还能够加入指标来判断,背离行为的出现,往往更容易在价格横向扩展超过5个交易日后出现的反击几率更高。

再者观察,注重长线趋势的发展,观察结构性变动格局。依照十大战法的条件来组织反击。涨停中的海南瑞泽(002596)完全走出了老二主义的操作模式,依照周K线的变动关系,显然价格回调整理时,就可以在15.80元的价位处承接,上午盘恰好可以在此处承接到筹码,下午开盘后便快速涨停紧锁。虽然有海南三沙市成立的消息刺激,但这只是导火线而已,而真正要掌握其操作,还是要能够拥有上述基础和方法来指导,明白15.80元的操作机会,这才是根本所在。

至于尚未涨停的江山股份(600389),坦言说虽然本栏持续说明可以应用十大战法来掌握其操作机会,但如此追高还是不建议的,或许会错过这样的上涨,但不会因为持股而担忧和不安。所以还是要能够等待修整时再来承接会比较安稳一些。

另外,从跌幅榜来看,任何压力下的个股都不要碰,宁可错过上涨,也不要在逼近压力位置的时候来承接,或者追高买进,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就如同内蒙君正(601216)的走势,两周前的持续释放量攻坚多么好啊,但是当推升价格遇到60日均价线时,立马急转直下,这若从周K线来看待趋势发展,显然更加明了。

综合以上分析,创新低后盘中反击乏力,缺少成交量释放跟进,不容易持续推进指数上行,反而容易引发拉抬不成反手再下杀的局面出现,这个时候对个股的操作极为不利,往往只能喜上半场,那下半场呢?只是对于不同投资者对风险承受力不同而各异,但依循自身条件操作时,也应该能够控管好仓位,低位承接符合自己操作模式的个股,切勿追高抢筹,且也应快进快出,见好就收。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