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份行情到底怎么啦!

(2012-07-02 16:28:21)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投资分析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上周四指数压低到2199点以下,眼看就要再下跌,但周五拉高以后又给了多头一丝丝希望,又看到随时可以反击的动作,再度引发市场唱多的精神。每一次不免会说“如何反攻”?又是如何反弹?反攻号角如何吹响?然后也会谈到如何布局?如何先下手为强?如何谋划反击行情?政策如何催生7月行情?或是7月行情的全攻略,总之还是一副7月份的行情不涨都不行,真的如此吗?

如果总是站在多头的角度看问题,任何一次下跌都是为了上涨,所以难免一看到下跌就会认定开始上涨,或是至少已经进入低位。只要是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就会开始谈论反弹,不管如何的观察与论述,总是要讲涨,因为多数人都喜欢听看涨的分析,不喜欢听看跌的分析,总是喜欢找到有共同观点看法的人相互激励、鼓励、取暖,难以听得下不同的声音,这个状况时有发生。

如果说7月份真会上涨,那么上涨的基础在哪里?说实在的,如果要编列上涨的理由,可以列出一箩筐,根本不需要多谈,因为总可以找到很多上涨的理由,但唯一无法解释的理由是:市场的日成交量日渐减少,渐渐降低,已经到了急速低量的阶段,这个时候如何期待可以简单、顺利的反击上扬呢?一切唯量是问呀!

成交量的演变基本上有三个模式,一时涨势量潮,即多方经由不断的滚量上扬,越是大量越会上涨,一直上涨到量潮用尽后无法再度释放更大成交量,形成量潮见顶后开始会落下跌,这个时候的成交量也达到一定的高峰后下移。如果以大量快速滚动的模式观察,10年8月10日那一段短短28天的滚大量快速拉高指数是过去量潮演变中绝无仅有的一次,也因为那一次释放出当日历史最大日成交量以后开始将高位回调下跌,更重要的是20日均量线创下历史最高日平均量2464亿元,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个高量水平。

第二种跌势量潮,跌势量其实就是一次次的量潮压缩,压缩的目的就是挤泡沫,不断的挤压再挤压,将原来过渡释放的筹码挤压出来,将因为上涨产生的泡沫挤压掉。因为是清洗浮筹挤泡沫,所以时间周期会拉得很长,主要就是考验介入者的耐心与耐力,同时测试市场可以承受的程度与风险,一再的压缩逼迫,等于一再的逼使市场杀低再杀低,明明看起来似乎已经到了低位,谁知瞬间再度杀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掼压后再创新低。所以成交量会一再的萎缩又萎缩知道“基准量”的产生,知道最后一关生死存亡的保卫战出现后才会有反击的动作。

一般状况下可以针对20日均量线观察,通常都需要将20日均量线压缩到500亿元以下,甚至于更低的400亿元以下,而目前的跌势,20日均量线还有598亿元的高水平,等于至少还要有一百亿元的空间要挤压,所以根本就不是底部产生的最佳时机。

再看看60及120日均量线的水平,高达779及788亿元的水平量,如何是底量基础呢?没有将这些长期量压缩到低于600亿元以下就不可能出现长期底部,甚至于更低还可以到400亿元的基础。依据这个论据观察,目前的量潮水平还早,所以不必太早于论底。

第三种量是震荡休整周期的成交量,可以是涨势到一定高度后的修整,也可以是涨势回调的修整,也可以是涨势行进间的修整不一而足,因为是调整周期的量潮,所以可以长也可以短,很难论断,也很难说明必然的关系,总之就是不容易掌握的变数。倒过来看,下跌一样会有如此的修整周期量,主要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那么目前的跌势量潮进入修整周期没有呀!还没有,还在主跌周期的量潮里头,不存在修整,所以当然就不会形成区域的震荡,而是等待破底后拉开差异后才会进入震荡。重点是:何时会破底呢?

各位!时间周期的酝酿已经形成,量与价的时间共振已经明显,就在本周末到下周会发生,一定要注意呀!不可以轻易谈反击、反攻、反弹等等。

7月行情到底怎么看?请看看月K线,6月份跌破去年12月份收盘2199点,但最终拉起来作收,没有完成跌破的动作,那么7月份是不是应该延续如此的跌势呢?趋势观察就是,应该避开。倘若你一定要认为不是,那么只有继续对抗知道严重亏损为止。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