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2012-06-26 11:09:57)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投资分析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经过周一的大幅度下跌,今日低开已经不会感到惊讶了,特别是上周五一根长阴K线结束过去较长时间的平台运行,如此也能够理顺趋势行为的发展,这都是合理的变化和走势,那么接受起来就容易许多。往往这个时候趋势行为的主导要大过所谓的支撑或者压力的存在,在这样的格局下,除了顺应趋势发展,不合适有任何形式的抵抗或反抗行为。
如此就会造成市场的量能衰减,参与度的降低会直接减少成交量能的释放,多数投资者会被下跌吓跑了,而且场外资金不愿意进来伸手接飞刀,那么能够再促进市场活跃的基础只能是场内资金的自我调整行为,通常会被市场解读为调仓换股而出现的个别股机会,这其实在过去一个月里头的交易表现尤为突出。但这个过程中,又不合适于普通散户参与,因为很多个股来的快,去的也快,缺乏可持续性的作价基础,很难从中获利,并不合适于参与,而且往往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最终就只能是不做不错。
投资者的普遍心理会通过市场的演变反应出来,不管指数涨跌,都不愿意再参与,这就是缘何从10点钟之后,大家看到即便指数如此稳定,且也出现了短暂的作价行为,但是成交量不增反减,这就是一个多空思维转变后的态度,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而且通常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沉淀,重新构筑短多结构后,才会逐步恢复部分投资者的参与信心。
所以在当前盘势下,别期待可以释放量反击推升指数。不过市场会向另外一个极端演变,即缩量也会带来反击,但都是好景不长,甚至在盘中就会结束,这也不合适多数投资者参与,缩量也是自然的状况。如此格局,一般是会通过技术结构反应出来。比如3月29日上证指数跌回到2242点后出现的反击行为,5月28日跌落到2334点以下出现的强力反击动作,这些都反应出历史走势留下的K线结构特征。
从这个演变格局来看,未来的行情发展也会有这样的动作出现,但通常要注意涨势过程中未创前期启动点新低之前,可如此来应用,但倘若跌破前期启动低点后,往往就是步入长期跌势格局中,那么因为如此参考方式的周期太长,而减弱这样的应用效应。以当前市场的演变格局来看,那么就客观条件而言,指数已经逐步压回到本栏早前所说明的1月份低点启动区域,这个位置处会逐步促使市场企稳,有条件在这里组织反击,只是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操作难度依旧很大。
从投资者的内心世界来看待市场的演变,即便在这里有所反应,但也不会释放大量来推进,反而在初期甚至是缩量反击,而一旦拉高放量反倒会带来后续的再下跌,这会是接下来有机会见到的变动过程。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待当前指数的运动局势,不难理解缘何上午盘表现的如此稳定,但坦言,还真的不足以信可以在这里反击,因为就本周所面临的月、周同收的劣势局面,最起码要等到周K线的低点区域处才会更值得借鉴与参考,所以2163点区域,才会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谈到这里,也一定会有人反驳,或者有人疑问,因为本栏一直强调在跌势格局下,不需要预测低点。是的,没错,但本栏所谈及和说明的状况,是从可操作时机的角度来说明,不代表是跌势格局下的有效低点。所以对于缺乏掌握如此演变格局方法的投资者,显然还是要多空少动,减少犯错的机会,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冒险的事情留给那些喜好风险又擅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而且拥有过硬的技术功底,能够“把握自己可以掌握的波段应用操作”,您就坐山观虎斗,其乐无穷啊。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经过周一的大幅度下跌,今日低开已经不会感到惊讶了,特别是上周五一根长阴K线结束过去较长时间的平台运行,如此也能够理顺趋势行为的发展,这都是合理的变化和走势,那么接受起来就容易许多。往往这个时候趋势行为的主导要大过所谓的支撑或者压力的存在,在这样的格局下,除了顺应趋势发展,不合适有任何形式的抵抗或反抗行为。
如此就会造成市场的量能衰减,参与度的降低会直接减少成交量能的释放,多数投资者会被下跌吓跑了,而且场外资金不愿意进来伸手接飞刀,那么能够再促进市场活跃的基础只能是场内资金的自我调整行为,通常会被市场解读为调仓换股而出现的个别股机会,这其实在过去一个月里头的交易表现尤为突出。但这个过程中,又不合适于普通散户参与,因为很多个股来的快,去的也快,缺乏可持续性的作价基础,很难从中获利,并不合适于参与,而且往往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最终就只能是不做不错。
投资者的普遍心理会通过市场的演变反应出来,不管指数涨跌,都不愿意再参与,这就是缘何从10点钟之后,大家看到即便指数如此稳定,且也出现了短暂的作价行为,但是成交量不增反减,这就是一个多空思维转变后的态度,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而且通常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沉淀,重新构筑短多结构后,才会逐步恢复部分投资者的参与信心。
所以在当前盘势下,别期待可以释放量反击推升指数。不过市场会向另外一个极端演变,即缩量也会带来反击,但都是好景不长,甚至在盘中就会结束,这也不合适多数投资者参与,缩量也是自然的状况。如此格局,一般是会通过技术结构反应出来。比如3月29日上证指数跌回到2242点后出现的反击行为,5月28日跌落到2334点以下出现的强力反击动作,这些都反应出历史走势留下的K线结构特征。
从这个演变格局来看,未来的行情发展也会有这样的动作出现,但通常要注意涨势过程中未创前期启动点新低之前,可如此来应用,但倘若跌破前期启动低点后,往往就是步入长期跌势格局中,那么因为如此参考方式的周期太长,而减弱这样的应用效应。以当前市场的演变格局来看,那么就客观条件而言,指数已经逐步压回到本栏早前所说明的1月份低点启动区域,这个位置处会逐步促使市场企稳,有条件在这里组织反击,只是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操作难度依旧很大。
从投资者的内心世界来看待市场的演变,即便在这里有所反应,但也不会释放大量来推进,反而在初期甚至是缩量反击,而一旦拉高放量反倒会带来后续的再下跌,这会是接下来有机会见到的变动过程。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待当前指数的运动局势,不难理解缘何上午盘表现的如此稳定,但坦言,还真的不足以信可以在这里反击,因为就本周所面临的月、周同收的劣势局面,最起码要等到周K线的低点区域处才会更值得借鉴与参考,所以2163点区域,才会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谈到这里,也一定会有人反驳,或者有人疑问,因为本栏一直强调在跌势格局下,不需要预测低点。是的,没错,但本栏所谈及和说明的状况,是从可操作时机的角度来说明,不代表是跌势格局下的有效低点。所以对于缺乏掌握如此演变格局方法的投资者,显然还是要多空少动,减少犯错的机会,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冒险的事情留给那些喜好风险又擅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而且拥有过硬的技术功底,能够“把握自己可以掌握的波段应用操作”,您就坐山观虎斗,其乐无穷啊。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