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话点金】胶着盘面背后的“步步惊心”

(2012-06-15 13:47:17)
标签: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虽然多方主力通过拉抬金融、医药等板块积极护盘,但从指数走势来看收效甚微。两市低迷的成交量能也很难支撑大市值品种持续性走强,面对宏观环境以及实体经 济的不确定性,单独依赖于管理层的信心喊话也难见成效。而市场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存在,通过量潮趋势、量价结构的分析也许能给我们更清晰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 市场环境和指数运行趋势。【学习麦氏理论】

今天是周五也是收周线的日子,在这里我们通过沪深300指数走势情况来进行分析。从日线角度来看,由于中短期均价线10、20、60天均价线仍然维持扣高走低助跌走势,对指数会形成向下牵引和反压作用,不利于反弹行情的进一步延续。

http://media.jeebo.cn/img/pic/z06151.jpg

在周三文章中也谈到由于指数逐步逼近20、60天均价线附近,面临来自于中短期的价压影响,指数选择回落整理也是情理之中。依托120天均价线震荡反复是 近期多空双方争夺的重点,由于120天均价线扣减区间仍然是2400点以下区间,形成扣低走高助涨格局,来自于长线价格支撑作用也是多方退守反击的主要屏 障。

从量潮趋势角度出发,在下周一会形成60天下穿120天均量的中长期空头死叉格局,意味着持续性缩量已经导致中短期空头跌势量潮逐步在向长线空头量潮转变,会对指数形成更为严重破坏和杀伤力。

而近期单位量能已经压低至120天均量之下达到9个交易日,倘若持续缩量11个交易日就具备了扭转长线量潮趋势运行方向的基础能力,这也是近期多方主力频 频主动出击护盘试图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的主要原因,毕竟留给多方可利用的时间周期已经不多了,与时间赛跑也是当前决定量潮趋势方向的关键所在。

正如前面所分析谈到的一样,行情进入到十字路口的关键阶段,接下来行情将何去何从,不同状况下的量潮趋势演绎变动会对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根据量价 结构又应该如何制订有针对性的短线操作策略?本周末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的见面会,我们将会与现场股民朋友深入交流一一解答。

回到短线操作层面,也依然延续在近期所强调的观点,反弹以逢高减仓操作为主,在中短期空头跌势量潮未能有效扭转改变之前,指数仍有进一步向下调整的空间和要求。

在具体个股品种选择方面,大家不妨回看参考一下当初在5月份所谈到的这样一些多头涨势量潮个股,如德赛电池(000049)、欧菲光(002456)、中 铁二局(600528)、国恒铁路(000594)、尖峰集团(600668)、香江控股(600162)、浪潮软件(600756)、达安基因 (002030)等,应该说都曾经有过不错的阶段性股价表现机会。
从它们的量潮趋势演绎变动,结合股价表现情况,我们普通投资者也可以找寻量价结构波动中的内在规律以作为短线投资操作的参考。

倘若能够从这些一些案例模型当中去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性,像在6月行情中,近期我们所分析谈到的海康威视(002415)、蓝色光标(300058)、 海亮股份(002203)应该说也能够很轻松的把握到其中的投资机会,创造不错的短线收益。接下来还有哪些多头涨势量潮个股值得关注?在这次杭州读友见面 会当中我们也将就这一话题重点分析讨论,敬请关注!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2012年6月16、1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见面会,和大家分享麦氏理论研究成果,此次特别奉献“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以及 “开启《麦氏理论》金银岛入门”和“十大战法”实战战法应用。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读友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详情请登录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网查询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65号.杭州银江宾馆.17F1会议大厅

时间: 6月16日上午 09:00-12:00(免费入场) (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
          6月16日下午 14:00-17:00(开启《麦氏理论》金银岛入门 )
          6月17日 全天(“十大战法”实战经典课程)

咨询热线:186 6571 3501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