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6月13日)开盘论市:低位背离?“底”在哪里?
(2012-06-13 10:30:49)
标签:
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上使用指标分析者通常习惯使用9KD指标,只要谈到KD指标几乎等于是9KD,类似看法已经成为“标准化”,所以今日看到很多报章、网络等分析都说指标已经进入低位背离,好像代表所有的指标都是如此一样,这样的说法与看法的确不妥,但习惯已经养成习惯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使用上还是要多一点留意,应该说从本栏的应用上是非常在意这个问题,但其他人如何解读不会在意。
技术分析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学易懂难精”,更重要的是使用起来似乎不是这么一回事,所以难免会常常在看到指标交叉时买入,过不了多久反而下跌,看到进入低位背离时买入反而持续再下跌,不管怎么使用都不对路,看看教科书上不都是这样说的吗?但为何应用起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偏偏在事后用指标来论证,几乎每一次都准确无误,为何会这样?重点在于:盘中进行时应用的心态。盘后使用是已经定格的确定性说明,盘中是随机转变,明明看起来是上涨,但股价一旦多跌了几个百分点就改变,为何会如此呢?
说的简单一点是:指标的使用必须先从它的特性了解开始,然后再加上每一个周期形成的特征加以辨别,如果没有这两个基础,只是简单的应用其交叉形态,当然很容易犯错。以KD指标的特性来说,在80°以上,50°与20°上方,还有20°下方的使用情况完全不一样,因为不同位置形成的条件主要说明股价越过某一条均价线的上方的时间,例如当60日均价线属于上涨,那么股价越过20日均价线超过10天,此时的20KD就会越过80°,从趋势形态构成的特征说明,此时才是最俱有上涨条件的开始,但偏偏一般教科书解释为“高档背离”,这个当然错误。
更可怕的是在高位形成“钝化”的解释,本栏以为当初翻译者用钝化来解释应该不妥,因为进入80°以后可以视为股价开始进入“凌空”的姿态,而且很容易形成“高还有更高”,可以套上“空中加油”来解释。在本栏的理解中这个说明的是“绝对掌握筹码后的强势拉抬”,等于进入“无法无天”的阶段,谁都无法说明会涨到多少?尤其是此时的均价线形成的一定是在“长期三线鼎立”的基础上,同时更确立在“短期三线鼎立”的又是操作上,因为显示的是筹码锁定,所以会“一路高歌猛进”,而且不容易回头,这就是涨势的特征。
倒过来说,目前的“KD”指标,不管使用多少天期的参数,它说明的是低于20°以下的特征,也表示“一路压低卖出”,形成“低还有更低”的倾向,虽然已经到了20°以下,但这个不属于背离,而且是“刚刚进入跌势”的象征,说明这个时候才是下跌的开始。没有低位背离、没有跌深的概念、没有跌不下去,而是“不知道会形成如何的再下跌”。如果你知道KD指标使用的这些特性与特征,也明白每一个区域构成的形态的象征意义,你应该知道趋势的动向,这个时候说明的是弱势,是没有承接力量的显示。
好像本栏这样说明非常恐怖,似乎A股市已经到了跌势的阶段,难道政策的利好都无济于事吗?或是政策持续释放的优势都翘不起买盘吗?说真的这些本栏无法回答,也不会去争辩,本栏要说的是本栏依据的是20KD的趋势形态加以解释,从指标角度说明趋势的特性、特征与象征,其他不知道。因为不会代他人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能谨守本份,做好自己分内分析的事,其他没有了,也不知道。此时只有一个条件可以依据,即在下跌趋势形成以后不要预测支撑,也不要轻易预测底。到底“底”在哪里?反正算不到,不如等它确立出现后再应用,这样不是更客观吗?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2012年6月16、1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见面会,和大家分享麦氏理论研究成果,此次特别奉献“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以及 “开启《麦氏理论》金银岛入门”和“十大战法”实战战法应用。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读友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详情请登录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网查询 。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65号.杭州银江宾馆.17F1会议大厅
时间: 6月16日上午 09:00-12:00(免费入场) (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
6月16日下午
14:00-17:00(开启《麦氏理论》金银岛入门 )
6月17日
全天(“十大战法”实战经典课程)
咨询热线:0755-28119880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市场上使用指标分析者通常习惯使用9KD指标,只要谈到KD指标几乎等于是9KD,类似看法已经成为“标准化”,所以今日看到很多报章、网络等分析都说指标已经进入低位背离,好像代表所有的指标都是如此一样,这样的说法与看法的确不妥,但习惯已经养成习惯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使用上还是要多一点留意,应该说从本栏的应用上是非常在意这个问题,但其他人如何解读不会在意。
技术分析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学易懂难精”,更重要的是使用起来似乎不是这么一回事,所以难免会常常在看到指标交叉时买入,过不了多久反而下跌,看到进入低位背离时买入反而持续再下跌,不管怎么使用都不对路,看看教科书上不都是这样说的吗?但为何应用起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偏偏在事后用指标来论证,几乎每一次都准确无误,为何会这样?重点在于:盘中进行时应用的心态。盘后使用是已经定格的确定性说明,盘中是随机转变,明明看起来是上涨,但股价一旦多跌了几个百分点就改变,为何会如此呢?
说的简单一点是:指标的使用必须先从它的特性了解开始,然后再加上每一个周期形成的特征加以辨别,如果没有这两个基础,只是简单的应用其交叉形态,当然很容易犯错。以KD指标的特性来说,在80°以上,50°与20°上方,还有20°下方的使用情况完全不一样,因为不同位置形成的条件主要说明股价越过某一条均价线的上方的时间,例如当60日均价线属于上涨,那么股价越过20日均价线超过10天,此时的20KD就会越过80°,从趋势形态构成的特征说明,此时才是最俱有上涨条件的开始,但偏偏一般教科书解释为“高档背离”,这个当然错误。
更可怕的是在高位形成“钝化”的解释,本栏以为当初翻译者用钝化来解释应该不妥,因为进入80°以后可以视为股价开始进入“凌空”的姿态,而且很容易形成“高还有更高”,可以套上“空中加油”来解释。在本栏的理解中这个说明的是“绝对掌握筹码后的强势拉抬”,等于进入“无法无天”的阶段,谁都无法说明会涨到多少?尤其是此时的均价线形成的一定是在“长期三线鼎立”的基础上,同时更确立在“短期三线鼎立”的又是操作上,因为显示的是筹码锁定,所以会“一路高歌猛进”,而且不容易回头,这就是涨势的特征。
倒过来说,目前的“KD”指标,不管使用多少天期的参数,它说明的是低于20°以下的特征,也表示“一路压低卖出”,形成“低还有更低”的倾向,虽然已经到了20°以下,但这个不属于背离,而且是“刚刚进入跌势”的象征,说明这个时候才是下跌的开始。没有低位背离、没有跌深的概念、没有跌不下去,而是“不知道会形成如何的再下跌”。如果你知道KD指标使用的这些特性与特征,也明白每一个区域构成的形态的象征意义,你应该知道趋势的动向,这个时候说明的是弱势,是没有承接力量的显示。
好像本栏这样说明非常恐怖,似乎A股市已经到了跌势的阶段,难道政策的利好都无济于事吗?或是政策持续释放的优势都翘不起买盘吗?说真的这些本栏无法回答,也不会去争辩,本栏要说的是本栏依据的是20KD的趋势形态加以解释,从指标角度说明趋势的特性、特征与象征,其他不知道。因为不会代他人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能谨守本份,做好自己分内分析的事,其他没有了,也不知道。此时只有一个条件可以依据,即在下跌趋势形成以后不要预测支撑,也不要轻易预测底。到底“底”在哪里?反正算不到,不如等它确立出现后再应用,这样不是更客观吗?
【重要启事】:
应读者邀请,2012年6月16、1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读友见面会,和大家分享麦氏理论研究成果,此次特别奉献“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以及 “开启《麦氏理论》金银岛入门”和“十大战法”实战战法应用。欢迎各地读友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读友莅临参加、踊跃报名。
详情请登录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网查询 。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65号.杭州银江宾馆.17F1会议大厅
时间: 6月16日上午 09:00-12:00(免费入场) (大盘再破2300点,紧急援救!)
咨询热线:0755-28119880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量话点金】缩量背后的趋势规律
后一篇:解读重庆实业(0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