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今晚出现银行股的利好?
(2012-06-06 16:37:30)
标签:
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从周一大跌之后,接下来连续两天缩量,尤其周三上证指数的日成交量只有585亿元,不及600亿元的成交量,如此的快速有大幅度萎缩,说什么?是否代表A股市场已经没戏可唱了吗?
如果依照《麦氏理论》的量潮趋势演变,本栏要说的是“量潮的额趋势下跌已经造成明显的破坏与改变,一时之间是无法克服类似的量压,只有继续的向下调整”。有一句话必须再度强调,《麦氏理论》的量潮分析中谈到“今日的大量是日后的量压”,显然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的量压是来自于20天前的大量,也会是来自于60天前的大量,但跟120天前的量没有关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谈对趋势的研判可以比较接近的观察,因为120天前的下跌趋势,在那一段的下跌中几乎实在一个很无奈的情况下持续压缩,多方也只有等待。如果依据120日均量线的循环,应该是进入另一个量能的关系,即“今日的缩量是日后的助涨”,但经过120天循环以后,多方非但无法形成有效的稳定助涨,反而受制于60与20天周期的量压,这个转变也告诉我们长多根本抵挡不住中长多与中短多的压迫,因此近期必须留意这个变动。
在量潮的循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例如中短期量潮形成下压的同时,如果还没有进入与长期均量线的交叉,说明它的压制还不会成为最重要的伤害。例如今日的10日均量线还高于120日均量线,说明压制的影响还没到完全发挥的地步,如果同时对比均价线也一样未构成压制,那么长周期的均量线还有对抗作用,这个正好解释了今日为何没有造成严重下跌的主因。
从价格角度分析,可以排除5日均量线及均价线的影响,趋势的破坏与影响可以直接放在1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的影响上观察,所以当1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正式向下交叉1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时,其发挥的压制效果也会开始放大。倘若同个时间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也造成同步压制,那么中短期均量线的共振就会发挥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周四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验,说明中短期量压会在周四释放。
如果加上沪深300指数的量潮演变观察,显然10、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已经到了压迫的地步,说明它的量压来得更快速,唯一差别在于120日均价线仍然可以形成推升助涨,所以难免会有一时的支撑发挥。这些都是细部观察的推导应用说明,可以一步步推导后衍生到后续的推移变化。
如果要针对120日均量线的演变观察,可以看到1月9日以后的增量演变开始,到目前为止共累计98天,等于还有22个交易日才会有更大的变化,时间的演变回到7月6日,那么这一天之后对多方来说只会“压力山大”,到那个时候就更没有对抗能力。
这一点也只能说多方还可以形成一时的支撑对抗,但可以支撑到何种程度呢?真是说不上,不过有一点,本栏发现,来自于工商银行(6001398)及建设银行(601939)在“双保险指标”形成低位背离形态,是否说明它们俱有对抗甚至于形成一次明显暴发的动作呢?
依据经验推敲,可以简单的认定这个阶段,或是这个区域内会有一次来自于银行板块的政策优势才对,是否会有利好就不得而知。常常在类似情况下会有所有政策利好,那么是否今晚会有银行股的政策利好呢?这个倒可以验证看看,虽不能说一定会有,但大概也有此一说。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从周一大跌之后,接下来连续两天缩量,尤其周三上证指数的日成交量只有585亿元,不及600亿元的成交量,如此的快速有大幅度萎缩,说什么?是否代表A股市场已经没戏可唱了吗?
如果依照《麦氏理论》的量潮趋势演变,本栏要说的是“量潮的额趋势下跌已经造成明显的破坏与改变,一时之间是无法克服类似的量压,只有继续的向下调整”。有一句话必须再度强调,《麦氏理论》的量潮分析中谈到“今日的大量是日后的量压”,显然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的量压是来自于20天前的大量,也会是来自于60天前的大量,但跟120天前的量没有关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谈对趋势的研判可以比较接近的观察,因为120天前的下跌趋势,在那一段的下跌中几乎实在一个很无奈的情况下持续压缩,多方也只有等待。如果依据120日均量线的循环,应该是进入另一个量能的关系,即“今日的缩量是日后的助涨”,但经过120天循环以后,多方非但无法形成有效的稳定助涨,反而受制于60与20天周期的量压,这个转变也告诉我们长多根本抵挡不住中长多与中短多的压迫,因此近期必须留意这个变动。
在量潮的循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例如中短期量潮形成下压的同时,如果还没有进入与长期均量线的交叉,说明它的压制还不会成为最重要的伤害。例如今日的10日均量线还高于120日均量线,说明压制的影响还没到完全发挥的地步,如果同时对比均价线也一样未构成压制,那么长周期的均量线还有对抗作用,这个正好解释了今日为何没有造成严重下跌的主因。
从价格角度分析,可以排除5日均量线及均价线的影响,趋势的破坏与影响可以直接放在1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的影响上观察,所以当1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正式向下交叉1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时,其发挥的压制效果也会开始放大。倘若同个时间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也造成同步压制,那么中短期均量线的共振就会发挥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周四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验,说明中短期量压会在周四释放。
如果加上沪深300指数的量潮演变观察,显然10、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已经到了压迫的地步,说明它的量压来得更快速,唯一差别在于120日均价线仍然可以形成推升助涨,所以难免会有一时的支撑发挥。这些都是细部观察的推导应用说明,可以一步步推导后衍生到后续的推移变化。
如果要针对120日均量线的演变观察,可以看到1月9日以后的增量演变开始,到目前为止共累计98天,等于还有22个交易日才会有更大的变化,时间的演变回到7月6日,那么这一天之后对多方来说只会“压力山大”,到那个时候就更没有对抗能力。
这一点也只能说多方还可以形成一时的支撑对抗,但可以支撑到何种程度呢?真是说不上,不过有一点,本栏发现,来自于工商银行(6001398)及建设银行(601939)在“双保险指标”形成低位背离形态,是否说明它们俱有对抗甚至于形成一次明显暴发的动作呢?
依据经验推敲,可以简单的认定这个阶段,或是这个区域内会有一次来自于银行板块的政策优势才对,是否会有利好就不得而知。常常在类似情况下会有所有政策利好,那么是否今晚会有银行股的政策利好呢?这个倒可以验证看看,虽不能说一定会有,但大概也有此一说。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报复性反弹”?别妄想。
后一篇:【量话点金】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